對岸修的那些土堆,是師成我在三原縣看忠統義軍用炮時學來的,就是個射程的指示物。
官軍只要跑過那些指示物,火炮就可以開火。
師成我看他這么興奮,有點擔心,道:“高首領,這些炮平射只能打到岸邊河里,調整炮口,威力不大。”
在鄉寧山區里,師成我試過這兩種炮平射、仰射的射程。
小獅子炮平射一百七十步、仰射五百步。
大獅子炮平射一百九十步、仰射六百步。
射程都不太遠,但威力都還不錯,百步距離若能打準,碗口粗的樹干掃過就斷。
打散子的話,兩種炮的射程都是十步之外、百步之內。
無非大獅子炮裝一百六十顆散子;小獅子炮裝一百顆散子。
師成我雖然不參與戰斗,但跟著獅子營跑來跑去,也見識過不少炮戰。
他并不期待高迎祥想象中三十六門火炮齊射,在幾百步外把敵人轟得體無完膚。
這不現實。
他更認同、也更期待曹耀使用火炮的方式。
把這種輕炮編入步兵陣線,和敵人臉貼著臉,在間隔五十步弓箭火槍齊射的范圍內、二百步寬度的大方陣對決中,一輪齊射把敵陣打殘。
師成我認為,這才是小獅子炮的歸宿。
為保障這一優勢,他在向鐵匠定制炮輪時就專門要求,要在炮輪側面做了三個小把柄,就為方便步兵推炮行進。
真指望打出高迎祥想要的效果,師成我認為,還是要用他在三原縣鑄造的那種大家伙。
一千五百斤的神器,能把七斤重的鐵球平射送到四百步外,一炮打穿七八個人,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一條血路。
二十門那玩意一字排開,一次就能把個把總部打得只剩幾個人。
但如今這些小玩意,沒那么大威力,能砸仨人算運氣好。
高迎祥才不在乎這些,他就是手癢癢,站在土堤上擺手道:“沒事,大不了放一炮就跑。”
他真是這么想的,反正能守住浮橋,撐死無非是回不去陜西。
可他過來的目的不就是幫劉承宗分擔壓力么,既然杜文煥在這,那把杜文煥拖在延水關,也算是給劉獅子減輕壓力了。
高迎恩和杜文煥沒讓他等太久。
杜文煥不想從王嘉胤、劉承宗那惹一身腥,不是因為慫,是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跟那倆家伙打必須調動充足的兵力,不然沒糧沒餉,跟他們打就是白送兵力。
但杜文煥也就只不想碰那倆人,別人可就沒啥可怕的了。
高迎恩的部隊才剛出現在延水關東邊不遠,杜文煥那邊點起人馬出城了。
嚇得高迎恩趕緊往岸邊跑。
一個在前頭跑、一個在后邊追,打著火把像兩條火龍般跑到了黃河岸邊。
高迎祥樂了,拍著手道:“師先生,讓他們瞧瞧我們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