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帳外才傳來馬蹄聲。
竟是劉承宗騎著紅旗回來了,手里提著個大包裹,入帳后往地上一放,感覺還挺沉。
高迎祥抻脖去看,就見紫花布包裹里放著兩個裹綢圓柱。
隨后劉承宗把兩個圓柱拿到高迎祥身前:“千斤紅夷炮的炮彈,七斤八兩,左邊是合口彈藥、右邊是散子彈藥。”
高迎祥看看兩個綢裹柱子,再看看劉承宗,再看看綢裹柱子。
從上到下,沒看出來這倆玩意兒是炮彈。
相較而言,倒是能看出一點兒羅汝才的影子。
他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望向師成我,但師成我也不知道這里頭裝得啥東西。
織物彈藥包是文安驛之戰弄出來的,那會師成我就跟著高迎祥在山西汾河平原找地方鑄炮,對此一無所知。
等劉承宗把綢布包打開,高迎祥才一目了然。
包裹里放著火藥、木馬子、炮彈,只是用綢布包裹好了。
就聽劉承宗道:“這東西直接塞進炮管,從火門扎開,火藥就漏出來,打放更方便。”
“散子也差不多,不過做得還不太好,以后有機會做個薄鐵殼,把散子放進去,外口用紙糊,跟火藥一起用綢緞包裹,打得也很方便。”
劉承宗給高迎祥介紹這個東西,才坐回去道:“如果我有三種炮,那就要準備六種固定裝藥的炮彈,那這三種炮一定要在戰場上負責不同的情況。”
“比如輕炮在弓弩鳥銃齊射之后,跟三眼銃一齊于五六十步距離開火;中炮在二百五十步外打合口彈,能打擊木寨等工事;重炮在四百步外開火,能打城垛。”
劉承宗說的都是平放距離,他抬手向高迎祥示去道:“就像高師傅說各路首領的編制應該統一,實際上我認為不單編制,至少在使用火器、火炮這方面,都應該統一規格。”
“單就說炮,至少我們兩個,高師傅是旅,我這還是營呢,至少我們用一樣規格的炮,一樣規格的炮車,你的炮車壞了;我的炮被人搶了,炮車給你就能用。”
“火炮通用,炮彈也通用,一旦我們有了駐地、建立軍器局,鳥銃、火銃的零件,也要通用,而且還要和官軍的武具不通用。”
“這……這太遠了吧。”高迎祥看著綢裹彈藥柱子,抬手撓撓后脖子:“這一兩年,我們能鑄點炮就很厲害了,兵器統一編制,恐怕兩三年都做不到。”
卻不料劉承宗抬手就張開五指:“五年,五年之后我們應該就有立足之地了吧?”
高迎祥點點頭,不以為然。
他就一個想法:年輕真好。
啥給你的自信,覺得各路首領在朝廷圍剿之下,能活到五年之后?
但這是個非常美好的幻想:“五年啊,若五年后我等還在,那應該是立住腳跟了。”
正德年間聲勢浩大的劉六劉七在霸州起兵,也就才持續了三年。
更多叛亂,都不過是在一兩年里旋起旋滅,其實高迎祥覺得像他們這些人,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厲害了。
高迎祥說著嘆了口氣:“若真像你說的,關寧軍入關討伐,沒準今年就過不去了。”
關寧軍就像懸在頭上的一把刀子,自從高迎祥從劉承宗處收到這消息,連著好幾天他都睡不好。
“高師傅還記得李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