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庫?
徐宗賢本想問崔聰是戰是降,可此時向縣庫方向一看,他就已經知道崔聰的答案。
一架架蒙塵的神機箭車從縣庫推出,被崔聰集結的民夫抱著一捆捆兵器運向城頭,這時才有恩軍騎馬自馬道奔上城墻,跑過甕城傳達消息:“大人,崔監正請你先穩住敵軍,拖延時間,他馬上就來。”
隨后恩軍趕著一輛輛滿載火藥的騾車進入東門甕城,用锨鎬掀開甕城地磚條石,挖掘坑道。
崔聰率十幾名縣學生員姍姍來遲,跨馬登城看了一眼城下,環顧城頭守軍,對知縣問道:“大人,你……啥也沒干?”
徐宗賢對這問題非常茫然:“我等你啊!”
崔聰帶著幾分無奈閉上眼睛,這位知縣哪兒都好,就是不知兵。
幾日前初聞賊兵進入河谷的消息,他就提議知縣衙門該議一議守城的事,但縣中士紳與官員都認為賊兵不敢攻城。
他跟縣中官員也沒在一個系統,只得作罷,自己去縣庫清點武器裝備,聯絡縣學生員,讓他們做好守城準備。
鎮原這地方早年經常受打進邊墻的北虜擄掠,因此在兵事上,本地生員比流官更懂得輕重。
到這時候,徐宗賢倒是慌了起來,問道:“崔監正,賊寇兵臨城下,我們該怎么辦?”
就在此時,有恩軍沿北城墻跑來,報告道:“眾位大人,北門外塬上有千余賊兵列陣,劫了三百余匹苑馬。”
“混賬王八蛋!”
崔聰罵出一句,揮手問道:“恩軍可有死傷?”
苑馬寺的牧軍來源復雜,有改編軍、充發軍與抽發軍,實際主要分為充軍而來的恩軍與衛所抽出來的隊軍。
但至此時,衛所逃兵眾多,勾軍都來不及,早就抽不出人來;因而清平苑的牧馬兵俱是恩軍,而且還不是充軍來的,基本都是招募的流民。
因為清平苑掌管馬場眾多,從中挑選出適合種糧的土地來屯田,旱災對他們的影響也非常大。
說來這事也神奇,旱災讓恩軍兵糧不夠吃,崔聰每次上書都要不來兵糧。
后來他改變策略,不找軍隊要糧,轉而向三邊總制府和平涼行太仆寺說牧地馬糧不夠吃,就總能要到豆子。
而且豆子還特別多,畢竟眾所周知飯量上一匹馬頂八個人,而清平苑戰馬數量又是恩軍的五倍。
所以崔聰的恩軍伙食還行,是旱災里鎮原縣非常令人羨慕的工作。
“被扣住了幾個人,但他們沒動兵器,叫我們回來傳話,說投降開城,不會傷及官吏百姓一人。”
聽見人沒事,崔聰松了口氣,不過轉而又患得患失起來。
賊兵不殺人的消息傳開,這座城會更難防守。
畢竟守城從來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