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能像關羽那樣,受人世代敬仰。
像沐英那樣,作古二百年,仍有守著他的土地為他奮戰?
僅僅是想到這些,羅汝才的身體就像通了道電,從天靈蓋直麻到尾巴骨。
讓他喜笑顏開:“你,你是說,老子也能混一尊銅像立在山上?他奶奶的,老羅家要出正神了!”
不一會,上山的部下就綁了七八個道士下來。
說來也怪,一樣的軍服、甲胄,穿在別人身上那是威風赫赫,穿在羅汝才這幫人身上就像一群潰軍**,都不用演。
道士們原本就又驚又懼,看見這幫**人物更是嚇得肝兒顫,他們還以為是韓王府的衛兵呢,為首的中年道士邊走邊道:“將爺,我要見韓王!”
軍兵報告道:“頭目,這是問道宮的哈真人,祖上是天順年平涼衛指揮使哈昭。”
羅汝才得了楊承祖提醒,覺得自己也有機會被塑像受拜,心里看道士尤其喜愛。
再一聽這姓氏,更高興了。
祖上蒙古人,這何止是專業對口啊,連血統都對上了!
“快把老先生松開。”
羅汝才喜不自勝,當下便給道士們松綁,道:“跟我們走一趟,有你的大好事啊!”
哈真人與徒弟們不明就里,就叫羅部一幫散兵游勇押下山去。
雄心勃勃的楊承祖一意立功,當下對羅汝才請命,要親自帶兩隊人混進平涼城。
如今他們已經跟劉承宗破城兩座,一次滲入、一次強攻,對陷城有了些許經驗。
平涼府城顯然不是一座容易攻陷的城池,城西有演武場,西門還有甕城,想攻破它只能混進去,而是還難以攻陷王府。
但俗話說一座韓王府,半個平涼城,楊承祖帶部下褪去甲胄,換了民服,裝作走卒販夫靠近城池,才知道這話是什么意思。
這座城西寬東窄、橫長縱短,橫在涇河谷內。
它不是簡單一座城,而是連城,站在城南山峁俯瞰,西門外山河之間盡是達官貴人的苑囿臺榭,水磨竹林蔬果豐饒。
西城是一座完整城池,有四門、有甕城,城內高墻大院,親王、郡王府邸、書院軍衛、府衙、陜西太仆寺與平涼苑馬寺將城池盡數占去。
其中有一座墻高兩丈的內城,占去平涼四分之一,楊承祖估計,那就是韓王府。
而在柳湖以北的北門甕城之外,又以北城墻為南墻,加蓋一座小城,將達官貴人別院的亭臺水榭圈在其中。
城東甕城外,同樣以東墻為西墻,向東擴出一座夾城,夾城以東,又有一城,為東關城。
從西向東看去,內外三城二十里內,盡是朱墻筒瓦,全是達官顯貴的住所。
東關之內,重樓林立,是工商繁榮之地,東關以東,又是小城一座,城東有寶塔延恩寺。
這真是楊承祖有生之年從未見過的繁華景象,王府邸店、將軍山墅、商鋪林立,處處朱墻碧瓦,顯貴華服穿行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