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軍隊怨聲載道的抵達延綏鎮,投入抵御蒙古人的戰爭。
這也就是王自用在山西各個縣找縣衙訛了點糧食,沒讓軍士餓著,要不然這軍隊早崩潰了。
倆月連走帶打,前邊是賊、后邊是白蓮教徒,長官失和、相看兩厭,還竄了四千里路。
經常出現第二天一集結,馬兵想上馬,戰馬不給上;即使上了馬,行進間不提著韁繩,戰馬就要臥倒。
馬都頂不住了,他們光是在山西和駐軍換馬,就把部隊的戰馬換了兩圈。
拿著良馬換駑馬,拿兩匹駑馬換一匹駑馬,軍令如山,不想換也沒辦法。
好不容易,在長城邊打退了蒙古人,王嘉胤跑了,楊鶴那邊又對洪承疇發出調令,措辭嚴格,固原被攻陷了,韓藩為賊人所破,必須要調曹文詔進平涼平叛。
不過對關寧軍來說,其實他們挺樂在其中。
至少在關內作戰,不必擔心敵人援軍比己方援軍先來,也不用擔心己方援軍來了站在旁邊看著。
更不用擔心死在關外連個收尸的人都沒有,敵人把他們的血肉喂狗,修起一座座新的城寨。
但楊彥昌的人受不了,王自用的人更受不了。
倆人商量著得想想辦法了,不能像被遛狗一樣遛來遛去的,讓關寧自己玩去吧。
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就出現在他們第二次穿過子午嶺。
王自用從獅子灣里招呼出種地王高迎祥,原計劃由高迎祥截斷退路,前面溝通劉承宗,把這支關寧軍埋葬在慶陽府。
萬萬沒想到,楊鶴變卦了。
說劉承宗救了韓王府,皇帝要把劉承宗封到青海去,一下子所有人都瘋了。
楊彥昌原本都快跑到寧州,立刻調頭往北跑,甚至都不理曹文詔,帶著王自用一路經過合水縣橫穿子午嶺,跑回鄜州。
曹文詔尋思這孫子跑得真快。
但沒啥可意外的,自從楊彥昌跟他因殺從賊的事鬧別扭,這家伙就一直往前竄,至于王自用,大概是不愿意走了吧。
萬萬沒想到,先鋒官和輜重橫穿子午嶺之后,山道上等待他的居然是很久沒再見過的賊兵!
高迎祥把他堵在西邊,不讓他們回延安府了。
子午嶺的地形和黃龍山差不多,關寧軍自太行山以來,一路瘋狂進攻,都沒用上重裝備,火炮兵糧都在王自用手里,攜帶的只有三四十斤的小炮。
高迎祥手里十門大獅子炮輪番開火,在狹窄山道壓得涌珠炮根本進不去射程范圍。
連人都摸不著就被打得節節敗退。
無奈之下的曹文詔只好退出子午嶺,心想反正后邊有個合水縣,還能短暫補給一下,那不行就走環縣,經北邊長城回延綏鎮。
誰知道兩天前,還請他吃飯的合水知縣蔣應昌,見他打了敗仗,直接封閉城門,不準他們靠近。
氣得曹文詔攻城的心都有了,站在護城河吊橋外罵了一刻鐘,兩面三刀的王八蛋。
高迎祥也不出子午嶺,只是在山道借地形與武器優勢卡著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突然大好局面就沒了。
衡量路程,往北走,會在餓兩天之后抵達環縣,環縣也不一定會給他們提供輜重。
往南走,去找楊鶴想辦法弄點糧食,更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