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光怪陸離,天地倒懸變化無常,百姓敢洗劫宗室,宗室敢帶饑民圍攻藩國。
沒有官軍能擋住叛軍,西軍不能東軍也不能,高大的宮墻保不住,小小的堡子也保不住。
他已經不可能再安安靜靜坐在王府里賞花觀瀾了。
當長史與帳房先生們領了任務離去,高顯被韓王請到觀瀾閣來。
“高將軍,此間之你我二人,還望將軍如實告知,那堡子真能守住賊寇?”
高顯其實挺煩韓王。
本來他就對藩王沒啥好印象,當初撿劉承宗兒子時,秦王莊子攔河筑壩,
他就是在這養個傷,韓王整天問東問西,讓他連個好覺都睡不成。
還在這搞開問答了,像個好奇寶寶。
所以他回答起來,也無精打采:“守得住,堡子修好,配夠銃炮,守個十天半月不是問題。”
“半月之后呢?”
“殿下,韓藩都被攻陷半月,還能沒援軍?”
“你看……”韓王露出一副我就知道的神情:“守不住,還是得野戰對吧?”
高顯沒說話,這問題他就不稀罕回答。
半月之后賊寇早走了,圍城半月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方圓五百里的官軍都能趕來支援。
小城也就罷了,藩國,哪兒有敢圍藩國半月的賊,就不說固原,西安、蘭州、寧夏的兵都夠跑過來了。
高顯無可奈何地勸說道:“殿下,只要殿下能收攏民心,減租減息做個賢王,人心在你,平涼城就固若金湯。”
“說得好!本王也是這個意思。”
韓王鼓掌大悅,坐近了一點,向前頃著身子問道:“高將軍,會練民壯么?”
民壯?
這對高顯來說是個很久遠的詞兒了。
不好說他會不會,反正當年他在黑龍山練民壯,現在那幫人不是千戶就是百戶,最差的混了個總旗。
里邊官位最高的人現在跟著楊彥昌,叫劉向善,應該是延安營把總。
但高顯不知道這人死了沒。
高顯點頭:“練過。”
“本王有四十六個老兵,劉帥讓本王給他們找婆姨,還不讓本王給他們買婆姨,說什么要兩廂情愿。”韓王一攤手:“我都不知道什么叫兩廂情愿,很難啊!”
高顯被說蒙了,從民壯到給老兵找婆姨,跳躍幅度太大。
他問道:“殿下想說啥?”
“今年陛下準了地方保甲。”韓王挑挑眉毛:“趁平涼知府沒上任,把四十六個老兵拆分到平涼鄉間,反正一個村子一個村子都是本王的佃戶,胥吏那邊好辦,上籍、當保甲團練頭目。”
高顯向后靠靠,皺起眉頭,心里直罵娘。
他不在乎教教藩王怎么保命,反正那堡子修得小,財富裝不進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