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佛不知道。
父親劉向禹道:“把兵法寫進律法里,那邊知兵的人不多。”
楊鼎瑞則說:“這是給地方頭人看的律法,那邊識字的人不多。”
劉承宗一直很認真地往下看,逐漸對那邊的風俗有所了解。
但擺言說過,如果自己用這個,拉尊會把海北土地給自己。
他不明白拉尊的用意何在,這部律法除了經常出現剜目、刖膝、割舌、剁肢、投崖、屠殺等肉刑,其他的沒什么新奇之處。
直到他看見抵命價。
抵命價是根據死者身份高低貴賤,在上中下三等中各再細分上中下,將人分為總共九等。
從上上等到下下等,上等九級,最上等的命價為身體等重黃金,最下等的流浪漢、婦人、鐵匠、屠夫、乞丐為一根草繩。
奴隸不在其中。
而在傷人抵罪的法律里,下等人傷上等人,剁手跺腳;主傷仆無需賠償;貴族被傷害,傷人者則需按照其命價的四分之一賠償。
小貴族在說不清的事情上,可以用發誓來明辨是非,但金鵝、烏鴉、黑蛇、母狗不能立誓。
金鵝為僧人、烏鴉為窮人、黑蛇為巫師、母狗為婦人,他們需要用煮油抓石或煮泥抓石來分辨是非。
這讓劉承宗感到非常熟悉,顯而易見,這里的習慣法受印度影響非常大。
他對陳師佛問道:“關于命價這部分,其他的律法也這樣嗎?”
陳師佛恭恭敬敬回道:“黃教使用的十三法基本相同,差別在于人死之后,要在命價之上另付一份佛事用度,十六法里這份錢包含在命價之內。”
劉承宗沒有再看這份律法,起身在帳中踱步,撩開厚重的氈帳簾子,帳外冷氣灌入帳中,將溫暖一掃而空,遠處雪山白得刺目。
頓了片刻,他轉身對幾人道:“此前我一直想不通,黃教的拉尊,為何會給我一份藏巴汗的律法,現在我知道他的意圖了。”
楊鼎瑞仍然在很認真的看律法,邊看邊道:“這不是寫給普通人的,如果幾份律法都大同小異,說明當地已經用這種習慣法很久了。”
“不論誰掌權,都要給貴族、頭人、僧人予以保護,確保其高人幾等。”
劉老爺就著爐火點起煙斗,對劉承宗問道:“獅子覺得,拉尊的意圖是啥?”
劉承宗道:“他想把我變成奴隸主。”
他搖著頭坐了回去,笑道:“我沒看這十六條律法時,以為是拉尊想給我立個規矩。”
“但現在看來,也許在拉尊看來,確實是給了我一份禮物,一份合法奴役土民番民的禮物。”
只要接受拉尊的冊封,他會披上神明的外衣,這支軍隊能融入到十六法也好、十三法也罷的體系之內,整支獅子軍都會變成上三等與中三等的奴隸主。
每個人都將獲取巨大的權力,利用他人的虔誠,肆意壓榨財富。
這片土地上的每個從習慣法中獲益的貴族、官員與僧人,都會像保護自己一樣來保護他們的權力,形成一張緊密的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