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辰延只是讓謝成去書院轉了幾圈,回去后就題詩一首,夸贊了嶸勤書院。
不管在哪個地方,縣令在百姓的眼里都是有威望的,如此名聲算是打了出去。
另外,在原來的入學規定上,沐辰延增加了一條,每年月考,反排名前十的,都獎勵四兩銀子,男學女學一樣。
如此一來,來報名的人更多了,沐辰延更是限制了時間,帖出告示,今年招生的最后時間,還剩三天。
饑餓營銷,放在什么行業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三天截止之后,男學一共是八十人,女學十八人。
根據啟蒙程度,男學分為四個班,甲班,乙班,丙班,丁班。女學分為甲班,乙班。
……
女學和男學不同,所學為:文,禮,樂,騎。
長安在其中擔任了騎這門課的先生,這門課每三天有半個時辰,教學的是騎射,不要求這些姑娘有多厲害,但求強身健體,或者有需要時能幫到自己。
入學的這十八人,年紀最小的是八歲,最大的是十六歲,基本上都沒有接觸過馬。
第一堂課,長安并沒有馬上讓她們學怎么騎馬,而是先讓她們圍著騎場跑了兩圈。
一開始,她們都很不好意思,但在長安的鼓勵以及帶頭下,她們都跟著跑起來,兩圈下來,都累的兩腿打顫,額頭冒汗。
長安:“都擦擦汗不要馬上坐下來,像我這樣松松腿,不然明天腿會酸痛。酸痛也正常,你們身體太差了,以后習慣了就好了。”
聽到習慣就好,十六歲的那個姑娘目露愁色,“先生,我們為什么要這么跑啊?”她覺得好奇怪,沒聽說過女學要跑步啊。
“為了鍛煉你們的身體,若以后你們走出去,個個知書達理,卻弱不禁風,風一吹就倒,三天兩頭就生病臥床,你們覺得可好?”
不……好,可是也沒那么嚴重吧?
……
男學那邊,顏茂臣還是之前說好的是院長,沐辰延并不管事,也不教學。
白祝南擔任甲班的先生,負責“文”這一課。
學堂上坐著的學生,都是十五六歲的少年,甲字班和別的幾個班都不太同,十五六的年紀是知事的年紀,要么懂事,要么叛逆。
所以白祝南幾天下來,就發現了班上是兩極分化,一邊是有錢家的孩子,一邊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
他沒有急著去管,就像是那句話,既然是已經知事的年紀,有些事就得自己經歷。
更何況,本就是不同的人,沒有必要讓他們一定要融合。
至于萬九卿,顏茂臣將他分在了丁班。
不是因為瞧不起他,也不是因為女兒的事情對他有怨,只是想鍛煉一下他。
萬九卿這人有學識,有傲氣,也有別人沒有的瀟灑,但要做先生,還需要一點沉淀。
對此,萬九卿當然不敢有一點怨言,那可是他未來的岳父。
他當初從家里出來,身上只有一百兩銀子,在城里買了個小院子后,身上可以說是身無分文了,正好來這書院當先生,每月有一點進賬,但日子肯定比不上以前,但他甘之如飴,每日仍然是笑嘻嘻的,學生們都最喜歡他這個先生。
丁字班的學生都是沒有基礎或者正在開蒙階段的,教起來很簡單,但也最需要耐心。
顏茂臣其間還不放心到窗外偷偷看過,透過窗戶,看見萬九卿耐心地給學生解釋一遍又一遍,顏茂臣暗自點頭,對他有很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