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老爺子又嘆了口氣,他想起當年,有一次旱收,百姓吃不起飯,有人在城門處施米三日,沒有人知道施米的人是誰,拿到米的人都朝天感謝,“謝謝大善人。”
后來他也是無意中發現,施米的人是歐陽琪,他沒有聲張,歐陽琪既然隱瞞,那就自然有他的道理,他作為外人,可以感念這份善意,卻不能插手太多。
當時他就知道,會散自己的錢財救助百姓的人,又怎么會勾結山匪。
也沒有人知道,當初歐陽家一家人的尸體,是他下令讓人從亂葬崗撿回來葬在一起的,只立了一個碑,沒有名字:感念者立。
……
沐辰延手里拿著一份名單,是他今日在街上時,一個小乞丐塞給他的。
名單上寫的是一些地點和名字,一看就是和丹藥有關。
小乞丐只是拿錢辦事,除了知道要把東西給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沐辰延捏著名單,這是歐陽琪留下的吧,在他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那一刻,他還是選擇了善。
雖然這份善,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亂。這名單上的一些人,一旦動了,可沒那么好補上。
“呵。”死了也要給他留個難題。
但動是必須要動的,這些留下的隱患,他要全部拔除干凈。
至于給他名單的人,在當日被炸死的人中,歐陽琪的親信里,還剩一個展書,想來這名單是他送的。
這個展書,當年的下場也不怎么好,妻離子散……
長安敲門進來,手里端著藥,“聽智一說你今天又出門了?”
沐辰延笑得有些心虛,走過去一手接過藥,一手扶著她:“怎么你端藥?”
長安:“你還是把自己照顧好吧,你現在可比我虛弱。”真是的,才下床幾天,就要往外面跑。
沐辰延把手里的名單給她看:“不往外跑,也沒機會得到這個。”
長安看過名單,心里驚起一股驚濤駭浪,也不由感慨:“這歐陽琪是個人物,可惜了。”
若當初沒有走這一條道,現在應該位及權臣了。
因果之間吧,他當初初出茅廬,有才能,有遠見,卻識錯了人。
長安眼神示意了桌上的藥碗:“已經涼了。”
沐辰延端起來一口喝下,“其實我覺得我已經可以不用喝了。”他都喝了一個半月了,每天兩碗沒有少過一次。
“不行,至少還得喝個十天八天。”他這次傷得太重,不好好調養好是會留下后遺癥的。
沐辰延覺得嘴里全是藥味:“好吧。”
長安塞了一顆蜜餞給他:“甜甜嘴。”
歐陽琪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掃尾,長安之后沒有再問,只是偶爾聽沐辰延提起。
時間越往后走,她的肚子也越來越大,出行已經不太方便,也就很少出門了,過年要置辦的東西都是銀氏操持的。
離年關上還有一個多月,京城那邊來了兩個馬車,里面裝滿了給他們的年禮。
長安想到歸青肚子里的孩子快要生了,準備了一塊長命鎖讓人送回去。
與銀氏閑聊時,銀氏聊到她肚里的孩子,“這時候可以想想孩子的小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