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對于現在的燒烤攤來說,酒水飲料才是他們利潤來源的重頭,菜品稍微降降價無傷大雅;但是對于消費者就不一樣了,一根烤串能便宜個一兩毛錢,那一頓下來就能省個十多二十塊錢,在這年頭,可沒多少人能抵御住這種誘惑。”
“哼哼,真要是這么干,最多半個月,夜市就會出現明顯的馬太效應,至少7成左右的消費者會往咱們扶持的攤位上跑。”
“嘿嘿,到時候,你說其余攤位的老板跟還是不跟呢?如同商戶評價沃爾瑪的那句話,跟的話,等死,因為成本不一樣,咱們可以降得更低;不跟的話,找死,因為消費者不是傻子。”
“如果那些其余的攤主不是瞎的話,到時候自然知道自己該怎么辦!”
楊鑄的中策說完后,李明摳著指甲想了一會,臉上露出紅光:“你這主意一石二鳥,我看成!到時候肉聯廠那邊少不了得給咱們廠意思意思!”
但旋即有些疑惑:“這法子挺不錯啊,怎么才只能算中策?”
楊鑄聳聳肩:“因為這條方案只能影響B端,也就是渠道方,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C端消費者的偏好問題啊!從某種程度上,這個方案就跟咱們的汽水差不多,喝的倒是爽,但不解渴!”
李明皺了皺眉,然后長嘆一聲,看來在這小子眼里,廠里沒有新產品的話,最終還是死路一條。
………………
“那……上策呢?”李明此刻心里莫名有些期盼。
“上策……就是等!”楊鑄猶豫了下,還是說了出來。
“等????”李明驚詫地看著他,一副你小子玩我的表情。
“嗯,沒錯,等!”
“等一個時機,等一個能在一段時間內改變消費者對我們汽水印象和偏好度的契機!”楊鑄臉上一點開玩笑的意思都沒有。
看著這小子臉上難得的認真表情,李明終于確定,這小子沒拿自己開涮。
“怎么個說法?”李明腦子轉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話究竟暗示著什么。
沉默了一會,楊鑄開口說道:“今年的天氣很反常,你們都感覺到了吧?”
李明不明白為什么會忽然扯到這個問題,但還是點了點頭,現在才五月上旬,氣溫已經飆升到37度了,而且到現在一場雨都沒下過,以往年的經驗來看,確實顯得有些異常。
“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已經熱的很反常了,從專業的角度上來講,從97年5月份開始,全球就發生了本世紀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并且到了現在依然在持續。”
“額……算了,專業的術語就不講了,咱們換個你好理解的說法吧。”看著李明聽天書般的模樣,楊鑄放棄了這條路子。
“額……如果研究過華夏過去幾十年的氣候變化數據的話,你就會發現這么幾條規律;”
“第一、如果頭一年大旱的話,第二年的雨水往往會非常充足,也就是俗話中的旱澇連年;你好歹也活了四十幾年,仔細回憶下,這種現象應該經歷過幾次才對。”
“第二、對于大部分地區,如果一年中,有連續超過半年滴水未下的話,大概率會在后半年把本年度沒下的雨一股腦地補回來,比如1954年那場大洪水。。”
“結合咱們國家去年和今年的氣候表現,你想到了什么?”
李明一驚:“你是說今年會有嚴重的澇災?”
楊鑄點點頭,心想哪里是區區澇災?澇災只不過是積水淹一淹地勢低洼的城市或者村莊而已;98年的大洪水可是50年一遇,堪稱國內第一大事件,而且深刻地影響了華夏一些領域的結構格局。
但李明皺眉說道:“且不論你小子這番神棍般的推理有沒有用,就算是有澇災,跟咱們有啥關系?你小子是不是坐火堆太近,被烤糊了?”
楊鑄笑了笑:“誰說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