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月壇南街,下午五點過。
楊鑄挎著解放包,不徐不疾地從振興司的辦公室里走出來,臉上無喜無悲;而旁邊的李駿卻顯得有些面色陰沉。
上了車之后,李駿終于忍不住吐槽了起來:“五年內進入華夏的資金里,除了必須進行實體投資外,更要有不低于20%的份額用于購買和處置國內銀行系統的不良資產?”
“領導們這是把這些錢當成咱們自己的了!?”
“怎么不見他們對真正的外資……”
“住口!”楊鑄立即喝止了他。
悄悄環視了下周圍后,楊鑄這才松了口氣,然后安慰似地遞了根煙過去。
他明白向來沉穩的李駿為什么如此失態。
這種帶有附加條件的條款即便在商業上也很常見,更何況小圈幫的那檔子事?
如果只是單純的拿出20%資金做長線投資也就罷了,畢竟在共助網沒出來前,小圈幫洗錢的手續費也不會比這個比例低,想必大部分人不會有什么太大意見。
不過,拿出20%的金額接盤銀行系統的不良資產就是兩碼事了。
雖然看起來都是出一樣的“手續費”,而且只要目光精準,購買國內的不良資產后,幾年后很有可能在這塊大大地賺上一筆,從這個角度來說,比起以往不知道要劃算多少。
但是……
購買不良資產之后呢?
你是不是得必須保持這些不良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保值?
你是不是得幫它們償還歷史債務?
是不是得給那些被收購的工廠和企業員工繼續發工資?
是不是得為它們的發展想出路,甚至再貼上一筆錢給它們升級設備和技術?
要知道,上面可是給自己等人劃出了范圍,這些不良資產里有過半都是經營困難的企業!
這么一整套算下來,樂觀估計,到時候需要花在這些后續投入上的錢,起碼也是50%,也就是60億美元!
這還不是結束,未來五年內,無論小圈幫那邊進入多少資金,都需要按照這個比例處置,這可就是要了老命了。
小圈幫的那票人又不傻,企業經營很多時候就是玄學,在當下不是投入了就一定就有產出,花那么多錢,卻極有可能打水漂,你覺得他們會干?
沉默中,李駿打開車窗丟出煙頭,長長嘆了口氣:“如果上面只是按3毛的行業價格把那些不良資產丟給我們,精挑細選之后倒也不是不能接手;”
“可是你瞧瞧,他們普遍竟然按1毛的【優惠價】報給我們,80年代中期的那些老包更是直接按照1分的價格甩給我們,這不是要人命么?”
所謂的3毛、3分,是行業里的叫法,說白了就是一元錢債券所對應的價格,3毛就是3折,3分就是0.3折。
如果這些不良資產只是廠房之類的固定資產的話,任何商人自然希望折扣越低越好;但一旦涉及到員工和歷史債務的話,按照之前上面的意愿來執行,那簡直是折扣越低,虧的越狠!
呵呵,上面給自己出了個大大的難題啊!
楊鑄苦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