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手中不再啼哭,反而因為外面雷擊之后,睡的安詳的孩子,非常的痛苦,這是一個災星,會害的自己家破人亡。
但他又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種,妻子懷胎十月后誕下的血脈,怎么舍得?
趙舍最終沒有殺了孩子,不過他對這孩子沒有一點喜歡之情。
趙舍不喜歡這孩子,非常的不喜歡,和他前面幾個孩子完全不一樣。
第一,從出生后,只有出生時候哭過一次,就再沒有哭過。就連餓了也不哭,只是嘀嘀咕咕低微的聲音,像是叫喚。
第二,這孩子從能爬之后,就不再吃母乳,自己吃飯,而且是自己拿筷子吃,有模有樣,飯粒一顆也不會掉出去。
這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要吃到2,3歲才會戒奶,而且還是被動戒奶。
第三,他感覺這孩子在盯著他看,這種感覺就像被狼盯著一樣,感覺背后冷颼颼的。
而趙謙從出生的一刻,就在咒罵老天的不公,怎么讓自己出生在只有貧窮的家庭。
但想到自己一路打拼,從3000元到十數億資產的公司,以后自己努力一下,這家很快就富起來的。于是他會爬的時候就主動斷奶,多吃飯食蔬菜讓自己更加的強壯。
他總是感覺父親對自己不很抵觸,所以就經常盯著父親看,自己為什么不討父親的喜歡,但始終不知道原因。
后來聽母親對自己無意識的嘮叨,生自己的時候,雷劈毀了后山的大樹。趙謙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雷電壞了名聲。
生活慢慢往前走,自己也知道了一下這個世界的一些事情.
這里是廣西梧州城外的龍頂村,現在北宋仁宗時期,好像叫嘉祐,儂智高之亂已經被平滅有了幾年。
北宋?仁宗?那個被稱為百姓最富庶的朝代?對百姓最好的年代?
想到這里,他忍不住看看地下清一色的茅屋,衣不遮體的龍頂村,狠狠的往地上啐一口吐沫。數不清的苛捐雜稅,徭役,壓的百姓透不過氣來。
怎么活下去,怎么樣活的好,這是他主要思考的問題,于是時常坐在被雷劈死的枯樹上,想著未來自己該怎么辦。
改變不改變這世界?怎么改變這世界?怎么改變才不被人算計?
這些問題就像人為什么活著一樣,富有哲理和悖論,讓趙謙陷入無盡的思考。
一個4歲的孩子成天坐在被雷劈死的枯樹上,一坐就是一天,給龍頂村百姓沖擊是巨大的。
他們都認為趙謙是一個神,犯了錯,被發配到這龍頂村來受苦的,讓自己家的孩子離趙謙遠遠的,生怕這神仙被自己孩子沖撞之后,降臨災禍懲罰他們。
這種不安還蔓延到趙謙的2個哥哥身上,他們都離趙謙遠遠的,像是看怪物一樣看著自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