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倒也不以為意。
他見左右也沒有旁人,對庾獻說道,“國師,我還以為你是特意在這里等著荀某,想不到竟是有這場誤會。”
庾獻心中一動,笑道,“怎么會是誤會,貧道本來就有此意。”
荀攸摸了摸胡須,賣起了關子,“不知是為了遷都的事情,還是為了王朝氣運的事情?”
庾獻知道荀攸這是要和自己做交換了。
他揮揮手示意了管亥一下,接著和荀攸一起慢慢向前廳的花廊行去。
這前院的仆役都被剛才管亥化形時嚇跑了,倒也不擔心會被人聽到。
庾獻主動說道,“既然公達都這么說了,那我自然要表示一下我的誠意。實不相瞞,董賊倒行逆施的事情,已經天怒人怨。我雖是方外之人,也不忍黎民百姓遭受荼毒。”
庾獻先表露誠意,主要是擔心先催問荀攸的話,怕這家伙說的不盡不實,落下什么重要的事情。
庾獻說完,又補充了一句,“我到底站在哪邊的,你可以去詢問尚書周毖,他知道的很清楚。”
荀攸聽了笑道,“周毖的手腳早就被我看透,他苦心經營,安排出去許多漢室之臣,如今興師動眾,在外喊打喊殺。真是何苦來哉。”
荀攸和周毖雖然都是致力于推翻董卓的,不過他們不是一個小圈子的。
也正是關外十八路諸侯的叛亂,讓不少有識之士看出了周毖的立場。
庾獻有周毖作保,那想來是不會有錯的。
荀攸頓了一頓,開口說道,“國師想必已經知道了這王朝氣運是怎么回事。”
庾獻回答的很耿直,“不知道。”
“額。”荀攸有點意外的看了庾獻一眼。見庾獻沒有說笑的意思,只好認真的解釋道,“無五德氣運,不能成一國。所以,這也被叫做王朝氣運。”
庾獻聽了頭一句,就有所領悟,他下意識就向看看管亥那個坑貨。
黃巾軍起義失敗,顯然并不被天命所鐘。
管亥想讓自己把三卷天書帶進去,不就是想劫走漢家的氣運嗎?
這種作死的操作,庾獻怎么敢在眾目睽睽下施為。
說到這里,荀攸話題一岔,開口問道,“那想必國師也不知道氣運都有什么了吧?”
庾獻正要說是,忽然想起了卜子夏當初說過的話。
他開口笑道,“怎么會呢。人有三運,分別為天命,功德,修自身。有天命者,有大氣運。有功德者,有大氣運。修自身者,也有大氣運。”
“有天命之人,背負大功業,如帝王將相之屬。他們都背負宿命,上天會幫助他們功成。”
“有功德者,造福一方,庇護百姓。使百姓富足,智慧聰明,周旋天下如龍。”
“修自身者,恪守良知,砥礪品行,皎皎君子如玉。”
荀攸聞言對庾獻刮目相看,“不錯,這正是我儒家功法的精髓所在。”
“我儒門子弟修煉五德之氣,這是修身的法門。治國執政,建功立業,這是修功德的路子。若是身受天命,則是‘平天下’的法門。”
庾獻聽到這里越發明確了。
修身、治國、平天下。
對應的正是儒家的三種修行方式,修五德、修功德和修天命。
不過庾獻也沒有被荀攸的話所蠱惑,這世上三運加身的人不少,未必都是修行的儒家路子。
當初庾獻在吳起副本中遇到的那個田和,就背負著開創田氏齊國的天命,三運加身,在戰場上強大的如同神祇。
這時候庾獻也終于弄明白了,自己得到這個火德氣運,到底會有什么好處了。
庾獻本身修有微博的五德之力,他如今又身為國師,有庇佑漢室的天命在身,只要再立些功德,就可以成功的三運加身!
想想那強大如神祇的田和,庾獻心中火熱一片。
一母之力,人馬如龍,三運加身,這三者結合,恐怕就算是歷史上有名有號的斗將,自己都有一搏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