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支出則主要是供應皇城的開銷,以及為皇帝修造宮殿、陵墓。
漢靈帝本身就是個很能撈錢的,少府這些年基本上只入不出,應該攢下了不小的家底,又怎么可能賬上連一文錢都沒有。
庾獻笑著對方平說道,“少府高明。”
方平得了庾獻的稱贊,臉上越發得意。
笑了一會兒,他自斟自飲一杯,隨后說道,“國師放心就是了,你既然是自己人,我一定會為國師挑揀上好的材料為國師鑄印,分量上絕對不會輕上半分。”
庾獻聽了,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
他試探著問道,“對了,還不知道相國讓方少府為我打造什么印綬?”
庾獻心中還是有點期待的。
最好能是金印紫綬。
這是庾獻可能的最好選擇。
漢朝的制度比擬秦朝。
秦朝時,三公之中只有丞相太尉是金印紫綬,就連做為副丞相的御史大夫都是銀印青綬。
到了漢朝時諸侯、王、三公都為金印紫綬。漢和帝的時候因為竇憲功勞大,以車騎將軍的身份,也得以金印紫綬。
自此之后,金印紫綬也開始授予大將重臣。
庾獻這個國師沒有成例可以比照,不知董卓是怎么安排的。
方平笑道,“自然是銀印青綬。”
庾獻聽了大失所望,就算他也覺得金印紫綬有些不太靠譜,但心中難免失落。
庾獻想了想,認真的問道,“就是不知道時間上來不來得及。萬一,咳,我是說萬一耽誤了良辰吉日,我……,能不能用別人的印綬替代一下。”
沒錯,庾獻已經把主意打到了王允的司徒金印上。
只要方平說可以,那庾獻就果斷給自己的好徒兒生動的上一課。
方平聽了一怔,“這倒聞所未聞。不過想來,有主之物,肯定是不合適的。不然的話,你這氣運豈不是給了別人?”
“哦。這樣啊。”庾獻有些失望。
接著,庾獻又不死心的打聽道,“那要是印綬的主人死了呢?”
“應該……,行吧。”方平被庾獻的奇怪問題問的心里毛毛的,“國師啊,你問這干嘛?”
庾獻擺擺手,趕緊正襟危坐,“沒什么。”
方平暗自嘀咕了兩句,找了個借口,回了自己那邊。
庾獻目光下意識的搜尋王允。
正見他一臉喜氣的向那些朝臣們遠遠的介紹著自己。
庾獻心中有些不忍了。
這徒弟才剛收,莫非就要讓他應劫?
庾獻正糾結猶豫著,卻忽然猛一個激靈,險些竄了起來。
“我怎么忘記了那件東西!”
庾獻的眼睛放光了。
這洛陽城中不正有一個能夠承接莫大的氣運,而且主人掛掉,毫無牽扯的完美選擇嗎!
庾獻的心砰砰的劇烈跳動著,他的目光則貪婪的注視向皇城的方向。
——有什么“寶器”能夠比得上躺在皇宮枯井中的那枚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