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還是用活人全家
從魏壽口中,沈棠大致知道來龍去脈。
羋氏母子在禁衛軍護送下匆忙逃出了王都,城內各個家族半推半就、順水推舟也跟著一起逃。不逃不行,外頭還有沈幼梨這尊閻王爺虎視眈眈呢。但凡是被她攻下的地盤,本地士族豪紳沒一個不倒霉的,自己要被逮住也是類似下場。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
真正讓他們下定決心的是這支禁衛軍。
高國精銳中的精銳。
羋氏母子已是秋后螞蚱,一個普通人,一個能力低微,有什么資格讓禁衛軍繼續效忠他們就不一樣了,各家聯合起來策反禁衛軍易如反掌。有了這支兵馬,他們進可攻、退可守。既能帶著家產人脈退守他國,重新找靠山,以圖東山再起,也能以此為籌碼向沈幼梨投誠,待遇絕對比那些俘虜好得多。
他們算盤打得飛起。
卻沒聽到羋氏的算盤更響
羋氏母子無法掌控這支禁衛軍,弱小是他們眾所周知的缺陷,但也正是這點缺陷讓他們在復仇局立于不敗之地。王都大火,拖住了沈棠兵馬,也斬斷所有人的后路。
羋氏提議可以往王陵方向撤退。
這座王陵是吳賢上位之后就開始修建的,前前后后消耗了不小的人力物力財力。
王陵地勢位置優越,內部還藏了大量糧草兵器,更有吳賢南征北戰這些年的部分戰利品,這些都是他給自己準備的陪葬品。羋氏提議去王陵,這批糧草可解當下燃眉之急。
逃難隊伍規模大,多少張嘴巴等吃飯
又有幾人逃跑的時候帶上足夠糧食
缺少食物供給,他們跑不了多遠。
羋氏的提議得到眾人贊同。
背地里,這些人也如計劃那般去策反禁衛軍,羋氏母子無法帶給這些精銳武卒多少好處。與其讓他們在頭上屙屎撒尿,倒不如反了,用這對母子首級當投名狀,博個前程。禁衛軍首領一開始還念著吳賢的恩情,不肯答應,但架不住層層加碼的利益誘惑,遂一拍即合。
抵達王陵當晚,摔杯為號。
不少世家族人在睡夢之中就被禁衛軍砍成肉泥,突如其來的反轉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王陵內部機關重重,所用材料跟王都城墻一個材質,尋常投石車都砸不出印子。禁衛軍借著王陵地勢突然發難,對其他人展開一場無差別的殺戮,從上到下,一個活口不留
這些世家也帶了私人部曲。
戰力不錯,但架不住人少且過于分散。
這一場廝殺從黑夜殺到白天,尸橫遍野。
羋氏之子為護其母,要害中十幾刀,戰死,羋氏被交戰余波波及,身負重傷,時日無多。當禁衛軍首領帶著幾個戰俘過來,這些人無一不咒罵羋氏。羋氏哂笑,命人將兒子遺體放入王陵棺槨,又忍痛下令將兒子首級割下,放了一塊跟腦袋差不多大的石頭拼湊起來。
她扶著棺槨,雙眸猩紅。
神色悲愴,嘔出大口的血,氣息微弱三分吾兒生前僅有一愿,要以國主之身下葬爾等既為臣工,何不下了黃泉繼續效忠于他你們玩弄權術,逼死了他,更害高國數十萬子民飽受戰火之苦,如何不該死
盡管只當了短短一段時間的國主,但他確實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挽救將傾大廈他的苦心換來了什么換來一個個倚老賣老,抱病告假的臣工,一個個只顧自身利益的武將,那些所謂世家大族更是屁都不敢放一個,一個個伸長脖子等著最后塵埃落定,試圖討好沈幼梨
哈哈,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