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對所有人有利的好事。”
周之煜禪機一般的解釋著。
巧巧母親哦了一聲,便不再多問,起身出了酒館。
出于對讀書人的好感,她不認為周之煜這種人能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在火車上,周之煜就聽說了,馬蜂窩經常活動的區域,就是開福寺這一帶。
以巧巧母親的為人處世方式,肯定也能認識一兩個混幫派的人物。
畢竟,開門做生意避免不了和這類人接觸。
沒一會的工夫,巧巧母親旋風一般回到酒館,附耳對周之煜說道:“他在廟里釣魚呢,哦,釣魚的意思,就是等著敲詐外地香客……”
“咳咳咳!”
眼見妻子和男人如此親密,張福貴醋意大發。
忍不住咳嗽了幾聲,以示抗議。
巧巧母親回身看了丈夫一眼:“嗓子咋了?”
張福貴也不說話,拿了一條干凈的毛巾回去了廚房。
周之煜站起身,對巧巧母親說道:“謝謝了。”
巧巧母親說道:“噯呀,不用客氣啦。你們這些讀書人,都是這個樣子,一點小事情都要謝來謝去。”
周之煜正色說道:“我想多說一句。夫妻間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尤其經歷了十幾年的婚姻后,更不存在。彼此之間,早就一眼看個通透,纖毫畢現,毫無秘密可言。時間久了,優點會慢慢忽略,缺點會無限放大。其實,如果能多看看對方的優點,日子也會過的更舒心。就比如,這個小酒館,張大哥會燒菜,而且手藝還不錯,你呢,善于和各式各樣的人相處,一內一外,相得益彰……張太太,你在聽嗎?”
“在聽在聽,就是聽不太懂……周先生,你說的太好了。”
巧巧母親滿眼的羨慕外加莫名其妙。
巧巧在一旁奶聲奶氣的說道:“我以后讀大書,也能像叔叔說的一樣好。”
張福貴不知道從哪冒了出來,激動的握住了周之煜的手,說道:“兄弟,你說的太好了,她聽不懂,我聽懂了。我早就想這么說,可、可就是說不出來,我讀書少,不會說……謝謝!謝謝!”
說著話,來了一個不打折扣的九十度鞠躬禮。
頗有點終于遇到知音的感慨。
“看你年齡也不大,哪來這么多經驗呀?你結婚了嗎?”
“你懂啥,周老弟這是讀書明白的道理。”
“說的也是啊……”
從酒館出來,周之煜心情格外舒暢。
人性的美好,盡在善念。
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成就感。
如果夫妻倆最終和好如初,這趟長沙之行也算沒白來。
事實上,周之煜的這套說詞,都是從小耳濡目染從父母嘴里聽來的。
不管怎樣,剛才的一番話,至少能起到一個積極推動的作用。
……
開福寺遠近聞名,燒香許愿的香客絡繹不絕。
大雄寶殿外,兩側掛著一幅楹聯。
上聯是:齋魚敲落碧湖月,覺覺覺覺,先覺后覺,無非覺覺。
下聯是:清鐘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總是空空。
楹聯充滿哲學意味,吸引了很多香客駐足觀看。
周之煜看了一會,邁步進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焚音低唱,木魚聲不絕于耳。
香客神情肅穆,雙手合十舉過頭頂,跪伏在神像腳下,這叫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