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也有類似的話,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但是從建奴入關算,有人敢這么說嗎?
夜不收的事跡,并沒有在南衙引起什么風波,是讓朱祁鈺非常痛心的事兒。
大明并非鐵板一塊,說到底還是不夠痛。
于謙和朱祁鈺這對君臣,就不該在君出、虜入、播遷、黨禍,四禍齊出的時候,力挽狂瀾。
就該如同晉懷帝晉愍帝、宋徽宗宋欽宗那樣,被人吊錘,被人俘虜,國家淪喪。
虜寇鐵蹄南下,華夏陸沉,就知道痛了,就知道改悔了。
大明不是所有人都感謝朱祁鈺和于謙這對君臣,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感謝朱元璋一樣。
于謙和胡濙在參加完了夜不收英烈祠祭祀儀式之后,憂心忡忡的跟著皇帝回到了聚賢閣。
南北矛盾雖然已經不再是大明的主要矛盾,但是依舊存在。
這讓這位精通禮法的胡濙,頗為苦惱,他是禮法達人,但是宋徽宗和宋欽宗做的孽,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胡濙面色有些痛苦的說道:“陛下,臣無能,事實上,南北榜大案,在某種程度上激化了南北矛盾。”
胡濙是支持南北中分榜和分卷考試,這對實現科舉公平是有益處的,教育資源并不平等。
但是這種分榜和分卷,也讓胡濙頗為無奈,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南北矛盾。
而且他沒什么好辦法。
朱祁鈺敲了敲桌子說道:“移風易俗,緩緩圖之。胡尚書提醒朕的話,難道胡尚書自己忘記了嗎?”
“陛下圣明。”胡濙俯首。
于謙猶豫了片刻說道:“陛下,要不要把岳飛奉祀?徐有貞巡查黃河,在湯陰故地建了一座岳飛廟,陛下,臣請陛下御筆親書御題。”
徐有貞在巡視黃河,前往河套的路上,路過了岳飛的出生地湯陰,營建了一座岳飛祠。
這座祠堂,按照大明的法理而言,是未列入祀典之祭,是不符合禮法的,這是朝中眾所周知的事兒。
但是胡濙從來沒有就這件事彈劾徐有貞的意思。
風憲言官也選擇了閉嘴,大家都一樣,裝作看不見,沒聽過,不知道。
在這件事上,大家都是裝糊涂的師爺。
于謙拿徐有貞建立淫祀說事,是在陛下面前進獻讒言,給自己的政敵徐有貞下絆子嗎?
如果所有的政敵都像于謙這樣下絆子,天下早就變成了你愛我,我愛你,墨子營建的大同世界,可以初步實現了。
“好,這徐有貞,還算干了點人事啊。”朱祁鈺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無論南人和北人,都喜歡岳飛,這是毫無疑問的。
中原王朝一直有很嚴重的崇圣文化,而不是拜神鬼文化。
給岳飛立廟奉祀,無疑是緩和南北矛盾,建立共同價值觀的一步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