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幾房人交給蘇父蘇母和韋福昌,蘇青媖就不管了。
二百兵丁還等著運了武器北上。呂博承還等著用,可不能耽擱了。
蘇青媖接下來便時不時到兵器房那邊看上一眼,督促他們加快進度,先把呂博承要的量趕制出來。
叮囑完這邊的事,便去了集鎮。
跟幾十個寨主開了一次會,檢查了一番工作。現在冬麥收了,早稻也種下了,地里是沒什么活了,但現在春茶采摘還沒結束,各寨也有不少事要忙。
之前蘇青媖帶著人利用山洞種出了香菇,在林子里也種成了竹蓀,現在各寨也都在跟著學。
而且現在各寨也正是點瓜種豆的季節,勤快的山里人,就沒有哪個是袖手閑得磕牙的。
哪怕種植季過去,也會上山撿山貨,找藥草,采山果,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
這幾年寨里被蘇青媖帶的,干勁十足。腰包鼓了,生活變好了,日子美滋滋的,別人生活富足,你比不上,丟面。幾乎就沒看到懶漢。
各寨主現在各司其職,也有一個輪值管理班子,平時蘇青媖不在,管理班子也能把聯寨的事運轉開。蘇青媖也能撂開手。
現在各寨富了,各寨主腰板都挺得直,走路帶風。
寨里一有什么喜事,也舍得辦一場宴席,全寨熱鬧熱鬧。會上,蘇青媖就聽說了不少。
開完會,忠寨主也攔了蘇青媖:“下個月十五,我兒娶新婦,還望會長帶一家人來捧場啊。”
蘇青媖看著滿臉紅光的忠寨主,很是高興地恭喜了他一番:“好啊,一定來。您這下不用擔心以后沒人燒錢給你花了吧?以后有的是孫子給你抱。”
忠寨主高興得直咧著嘴笑,還不肯承認:“嗐,他都多大年紀了。”
“多大年紀,四十出頭罷了。男人啊,七八十都能生一串呢,你還擔心柏通不能生?”
“嘿嘿,我不擔心。”忠寨主被其他寨主打趣,心里高興,臉上笑容飛揚。
又過了幾日,幾百家眷安頓好了,也給他們分了田。
有扛起鋤頭打理田間地關之事的,有到蘇青媖的各個作坊上工的,也有到集鎮轉悠準備做點小生意的,平時也有結伴到山里采茶采山貨的,一眾家眷很快就適應了下來,融入了大山中。
鐵器房那邊也把呂博承要的武器趕制了出來,蘇青媖便送了二百兵丁離開,北上。
不久蘇青媖又收到裴念的手下派人送來的信,說幾十個跟在蘇青媖后面的百姓也被安排妥當。
原本跟在隊伍后面的幾十百姓,到了仁州,苦求蘇青媖收留。
蘇青媖想了想,讓人把他們帶到了仁州。
也不是不能把他們安置在山上,但山里現在人多了,安全問題還是首要。便寫信讓裴念幫著安置。
裴念現在已是馬明溫手下的得用之人,也不在仁州了,但現在管著仁州的是他過去的下屬,讓他幫忙找個村子安置還是挺方便的。
見這件解決了,蘇青媖也就不再多管了。
這日忙活完回到家里,就見大寶小寶正帶著梨花青棗在一攤白土前玩著,加水活著,捏著玩。
蘇青媖一下子血液上涌。
“怎么把娘放在庫里的東西拿出來玩?”沖了過去。
大寶小寶一聽她的聲音,正想撲過來,見蘇青媖板了臉,又看了看自己粘乎乎的手,一身的臟,也就停了下來。
“娘。”大寶一副做錯事了的樣子,叫了她一聲就垂下了頭。
“娘,你為什么拉了一車土回來啊?還是這么白的土,小寶都沒見過呢。”小寶見她板了臉也不怕,纏著她問東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