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銘微微頷首,轉身登上龍攆,緩緩離去。
至于魏語,就讓她在這里多待一段時間吧。
……
魏尚的離世并沒有給朝堂帶來太大的影響,其實所有人對此都有心理準備了。
如今大璃之內,趨向安穩,朝堂之上,更是風平浪靜,文武百官都忙碌的昏天暗地。
作為大璃皇帝,鄭銘最看不得低下的人閑著,就像是那些黑心老板,拼命的壓榨員工的汗水一般。
云上江以北三省交付,涉及到軍政事務不計其數,朝堂既要安排官吏,又要統籌錢糧安撫百姓,同時還要選派駐軍等等。
年前鄭銘提出的五大圣地,各省府學堂政策也開始實行,各省府縣都在為此事忙碌著。
進入華夏元年,也將意味著大璃屬于鄭銘的時代來臨了。
正月初十,小朝會。
鄭銘宣旨改革供奉殿、百宗殿、江湖宗門。
凡大璃宗師以上的修煉者必須加入供奉殿,凡大璃六品以上的武者必須在百宗殿注冊,凡大璃宗門必須聽從百宗殿的調遣,若有不從,以謀逆罪論處。
同時供奉殿入朝堂,與文武百官同列。
此旨一處,頓時激起了千層浪。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難以置信。
宗師、大宗師入朝堂,如文武百官同列!
這簡直是他們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皇朝之中,文武百官雖然地位尊貴,但宗師和大宗師的地位更是尊崇。
大璃建朝五百年,宗師一直凌駕在皇朝重臣和王公貴族之上,更不要說大宗師了。
可現在鄭銘居然要把他們擺在文武百官同樣的位置。
不過在震驚之后,文武百官又興奮起來了,因為這表明了鄭銘的態度。
皇權至上。
皇權之下,眾臣以官品、爵位論高低。
如此以來,文武百官和王公貴族的地位提升了一些,可以與宗師相提并論。
當然,雖然供奉殿入朝堂與文武百官同列,但不是說他們全部要上朝,負責具體職責。
而是給他們封官,大多數是掛個虛職而已。
就比如老天師張之維,加封太師,授供奉殿殿主,天師府天師官職。
太師為虛,供奉殿殿主和天師府天師為實職。
鄭銘連天師這個職位也算在朝堂官職之內了。
以后就算是天師府想傳承下一個天師也要經過他的冊封才行。
就連天師府都是如此,更不要說其他的圣地了。
相比于朝堂,江湖中的風浪卻要更激烈一些。
改革供奉殿還好,畢竟整個江湖也沒有幾個宗師高手。
但是改革百宗殿和江湖宗門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影響到了大多數江湖武者。
百宗殿直屬供奉殿管轄,同時接受各地官府的調配。
所有江湖中六品以上的武者必須在百宗殿注冊,同時各大宗門宗主、長老更替也要經過百宗殿的同意才行。
這幾乎斷送了各大宗門的自主權。
以前宗門之事由宗門自己做主,現在倒好連宗主、長老更替的權利都要交給百宗殿,這比百煉宗還要霸道。
但是在這份霸道之中,卻有一份讓所有武者都無法拒絕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