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瑾瑤一時間接受的信息量太大,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方才醒來。
于是也錯過了最精彩的一幕,謝丞相竟然自己去尋梁帝認罪了!
他乃兩朝老臣,先帝曾賜他丹書鐵券,老丞相思來想去一夜,還是決定認栽。與其被人拿捏著捅出來,不如自去分說個清楚,還能罪減一等。
二人在御書房商談到直至深夜,期間過程內容眾人不得而知,只知道再出來時謝丞相非但沒有被問罪抄家反而還給帶出了一道圣旨,上書他大義奉國,慷慨無私八個大字。
至于這大字是用幾百萬石糧食換來的,這就不得而知了。
打一回去他就病倒了,同樣病倒的還有一人,端王賀元彰。
不知是氣得還是自己個沒臉,反正上書自請在府上養病,梁帝批了。
至此,三足鼎立成了雙雄爭霸,朝臣們表面上一片和諧,私底下的暗潮洶涌更加明顯。
賀元瑯明察秋毫及時發現這進出商隊異常,該記一功,若非他將這丞相給逼得跳腳了,梁帝也不能從中敲下他這么個大杠,于是梁帝一喜之下功過相抵,先前那倒賣火藥一事的那點怨氣便就煙消云散,肅王便又從冷板凳上搖身一變,重新又成了梁帝眼中的好大兒。
所以,鬧這一出,自己是撈著什么好了?
給別人做嫁衣,這滋味誰體會誰知道!
蕭瑾瑤暗自將賀元瑯的名字在心里畫上個血淋淋的大叉叉。
當然,禍不單行,愁事又何止這一樁?
蕭瑾瑤打從醒來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便就是小崽子。昏迷前一日才捅破了窗戶紙,知曉了小崽子的親兒子身份,想想當時還挺自責,一聽到這孩子被端王給綁走了,自己險些就直接發瘋了。
如今這記憶恢復才明白過來,合著這崽子其實是姑姑的兒子也就是自己的表弟。
可如今她腦袋上還頂著個姑姑的身份,那就只好得繼續替姑姑做事——
就比如說,哄兒子。
還記得那日蕭瑾瑤精心備好了整整一筐蜜餞酥酪松子糖,站在院里緊張得吸氣吐氣順帶在心里默念著前一夜備好的臺詞,好容易準備好了,結果推門一看,人沒了!
再一打聽,我去,竟敢離家出走了?!
蕭瑾瑤真的是要有多無語就有多無語,看看姑姑你做的好事!這么可愛一孩子扔他干啥!現在可好,哄不回來了吧!
于是又火急火燎地去尋兒子,全然無視了院子另一頭正直勾勾盯著自己的兩位尊貴無匹的南梁王爺。
說實話蕭瑾瑤有那么一部分原因其實是故意的,因為她實在是沒法子做主姑姑現下對那個淮王的態度,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是沒錯,可這后來分道揚鑣又遭遇囚籠也是真,她拿不準姑姑如今該是恨他還是愿意同他重歸于好,所以干脆能躲就躲,能以后姑姑本尊回來了再親自處理。
一想到這,便又面臨另外一個重大難題。
如何同姑姑聯系,這事兒有待商榷,尋常傳信自是行不通的,能不能傳到北齊皇宮還兩說,更遑論還未出這汴京城就要先被這些個牛馬之人先被閱覽個上百次。
要不等過幾日親自回北齊看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