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得知吳笑笑母親去世,吳笑笑工作狀態和情緒明顯不對的情況下,他卻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說過,只會訓斥吳笑笑的錯誤,從未安慰過她。
吳笑笑身邊的同事更是在發覺吳笑笑工作狀態不對時暗自幸災樂禍,認為從前工作能力強威脅她們升職加薪的人終于開始落敗了。
在吳笑笑用玻璃割腕自殺后,有一個同事無意中瞥見了她手腕上的傷口,但她卻沒有關心吳笑笑,反而當成和別人的談資,說著自己發現了多么了不得的事,甚至明明在和別人的聊天內容中她已經猜到了吳笑笑應該得了抑郁癥,也沒有關心她半毫。
明明吳笑笑在第一次割腕自殺后又生活了一段時間的,她沒有再立即自殺,可能是有過后怕,可能是出于本能對生的渴望,但足以說明那時的她還沒有認為自己非死不可。
在這個期間,哪怕有一個人能夠關心她給她一些支撐,吳笑笑可能也不至于走到最后那一步。
※吳笑笑母親的遺書到底是什么意思
※關于影片中提到的重男輕女
※漸凍癥病人要面臨什么,國內不支持安樂死的原因
……
最后的最后,我想告訴大家。
抑郁癥是一種病,抑郁癥病人并不是吃飽了撐的,也不是無病呻吟。
他們無法讓自己開心起來,他們會真實地感受到痛苦,他們的因為疾病的影響身體會出現眾多癥狀。他們可能會失眠、可能會暴飲暴食、甚至可能會完全喪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但他們無法控制自己,更加難以自己解救自己。
如果大家遇到想要自殺的人,請不要冷眼旁觀冷嘲熱諷,更不要讓他立刻去死,請對他說一些你溫暖的話,這些話對于你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對于他來說,可能是他的希望。
《那個女孩》講的不只是吳笑笑的故事,更是千千萬萬個和吳笑笑有著相似經歷的人的故事。
和她有著相似經歷的人們,可能也正生活在痛苦之中,無法將自己從心魔中解救出來,無法擺脫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陰影和傷害。
如果你也是“那個女孩”,如果讀這篇文章的你正在遭受抑郁癥的痛苦或者認為自己有抑郁癥的傾向,請你及時就醫,向醫生尋求幫助。
請一定一定要記住,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美好等著你去發現去體驗去享受。
……
和落影一樣,很多影評人都在分析了影片核心思想和內容后給《那個女孩》打出了高分。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影片的觀看人數越來越多,電影也引起了更多人的熱議和爭議。
有一群人給影片打出了低分,并上網投訴怒斥《那個女孩》。
微博上,#《那個女孩》必須下映#的話題里,一群家長對《那個女孩》激烈表態。
@秋葉:【這是什么垃圾電影?!都說拍得好拍得好,結果一點都不正能量!我女兒看了以后就說什么她不想再壓抑自己了,也不想上那么多課了。之前她明明都很乖很聽話,這種電影根本就是帶壞小孩子!必須下映!】
@深海:【同意!必須下映!電影里的女孩又是割腕又是跳樓,就不怕小孩子有樣學樣嗎?!萬一誰家孩子看了學起來出事了你們電影能負責嗎?!】
@紅梅:【這電影根本就是有毒。我孩子本來好好的,看完以后沒兩天就跟我說她覺得她有抑郁傾向,她覺得她每天都不開心很痛苦。我的天吶,我家孩子才16歲,天天吃飽穿暖的,這么小的年紀能有什么不開心的?肯定是孩子看了電影覺得抑郁癥是種風氣和時尚,這種帶歪孩子的電影為什么要存在?!】
網友們看著這個話題里的發言都呵呵一笑。
這些孩子,有這種家長,可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