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個問題,每當他想起來的時候,就總是會讓他出現分神的一個情況。
好在易方是獨自在“離海”中打拼努力,在不去主動靠近和接觸自己族人的時候,是沒有人會看到他的這種發呆的模樣,從而對此感到好奇與怪異。
在這樣不受打擾的情況下,易方就會情不自禁去針對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的長久考慮,而往往都是會有所收獲的。
哪怕是一丁點的收獲,都是令他感到高興的。
這也算是他獨自在“離海”中打拼時的一個樂趣吧。
易方太想知道這三類特殊的“海洋人”,從具體分為“漁工、漁夫、漁民、漁農、漁商和漁人”六部分的“海洋人”中,為何會被單列出來的原因,以及他們究竟在“離海”中,是發揮著怎樣的一個作用。
在自己的族群于“離海”的棲息地里,整個族群由督領統御著,實施著日常的具體管理。
而沒有身份等級和品銜的“海洋人”,也就是還未成年的“海洋人”,則會被自己各自的家族看管與呵護著,并不會折騰出什么樣的不可收拾的禍事出來。
已經有著明確的身份等級和品銜的“海洋人”,根據各自身份等級和品銜的不同,實際也是在彼此之間進行著相應的約束和要求。
總的來說,就是擁有著高等級和品銜的“海洋人”,因為其曾經的努力付出,會接受來自低于自己身份等級和品銜的“海洋人”的尊敬與服從。
這在“離海”之中,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人會覺得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那么,在億萬年以來,“離海”都是如此平穩和諧的發展情況下,為何還要從族群中分離出來擁有“漁盜、漁匪和漁霸”這樣的稱謂名稱,令人不由自主的就想要避開與遠離的,三類非常特殊的“海洋人”呢?
這三類特殊的“海洋人”是明確存在于“離海”的,但卻是從未在族人面前出現過的。
面對這么怪異的一種情況,你甚至說他們在“離海”是無處不在的,都是完全可以的。
有時候,易方都是在這么進行著構想了。
那就是,這三類特殊的“海洋人”不只是有著特殊的稱謂名稱,他們應該還有著能夠公開于族人面前的身份等級和品銜。
也就是說,有著“漁盜、漁匪和漁霸”稱謂名稱的“海洋人”,其可以正常使用的身份等級和品銜,也應該是屬于“漁工、漁夫、漁民、漁農、漁商和漁人”這六部分的。
經過這樣一個變換角度的思考之后,易方覺得就能夠解釋為何他在“離海”之中,是從來不曾親眼見過“漁盜、漁匪和漁霸”了。
易方認為,他們本就是擁有一種合理且正常的,能夠被族人予以認可的正常身份,是可以自由的與族人進行交往與相處,而不會引起族人的猜疑與戒備。
只有他們自己清楚,自己是還有著隱藏身份而不能為族人知曉的“海洋人”。
經過易方的進一步思索,深以為意的認為,在實際中甚至是不排除有這樣的一種可能的。
這個可能就是,有著“漁盜、漁匪和漁霸”這種特殊身份的“海洋人”,他們之間對于彼此身份的認同上,或許都是有著不盡了解的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