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網絡談戀愛,我覺得還是現實的感情更堅固一點,畢竟隔著屏蔽愛你,誰又能相信,在這個快餐文,快餐的感情時代,你寫文的甜言蜜語總是積累的挺多,只是一直不怎么用。
我手機中沒有一個軟件有5年使用壽命的,讀書時候,不會玩手機,連QQ和微信也不需要,反正宿舍有舍友,消息看不看都無所謂,有他們總會說通知。
這里的每家每戶都有像我家一般的高樓,都是這幾年新建的,三層小樓,120平方米。
布局規劃也跟我家一樣,挺整齊的,一排一排的,前有前院,種花種樹,種草,后院種菜,種樹。
左旁邊還有小圈養幾家土雞土鴨,右旁邊就是一塊一塊田,田四四方方的,經過整修以后,做農活也輕松了許多。
每年的到了播種時節,田里到處是人,這些人有些是在縣城找點事做,像我爸媽那樣,做小工,做木工,切墻,粉刷工一類的。
農活忙碌時節就在家干活,忙完一切以后就會去找點零散的活干。
這邊大部分種的樹種都是茶子樹和茶樹它們能榨油,還有泡茶喝。
每家每戶的前門種的果樹跟我家一樣都是桂花樹,各種果樹,比如白沙柚子,還有棗子樹,李子樹,枇杷樹,毛桃等等,還有一些草和花。
村莊上的馬路不是很寬,偶爾有2輛車開過來,一定得有一方提前讓道,馬路平坦,筆直,兩邊沒有種樹。全部被勤勞的人種上了菜,一般他們種的菜大部分是豆類這一塊。
有些是毛豆,有些白紅豆,適合煮粥喝一類的豆。還喜歡種植一些比如現在的冬瓜,南瓜一類的,屬于藤類的,它們只需要在旁邊有一個匍匐的空間就可以,一般種下去的菜很少有收獲。
所以有時候我就在想為啥要種在路邊呢,種的瓜一類的,基本沒有沒有吃過一個,這個我媽和嬸嬸們做過實驗。
種的豆子一類都容易干旱,在它們需要水分的時候正是特別干燥的時節,因此大部分都是容易干枯萎。
馬路兩旁如果不種一些菜,就很容易想雜草,種點東西總是一片風景。
曾經鎮領導來我們村,說我們村真的是個挺勤快的村,連馬路上都不放過。
這里馬路規劃的很好,還有水的問題也設計的合理。
我家門前不遠處有一條小渠,洗衣服很是方便,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在洗衣服,因為旁邊都有大樹,特別的涼快。
小渠邊的水很干凈,這水主要是用于灌溉稻田,水的來源之處是大河里面的分水處來的,一直流到每家每戶,本來這幾年大河的水都快已經污染的差不多了,唯獨這這水還是清澈。
我覺得可能這水不是大河的,是山上的水,水流不是很大,但是每天都能保證源源不斷的流下來,家用洗衣服完全夠。
每家每戶都會養一些雞鴨,雞鴨生出來的土雞蛋,土鴨蛋,大部分的東西都不會賣出去,夠用自家吃的。
雞的品種都是九斤紅雞和麻雞,鴨的品種也都是麻廣鴨和浮鴨。
九斤紅雞羽毛紅亮、雞冠厚實、體格健壯,生長周期長,生長速度慢。
一般一只雞的體重,大概為三到四公斤,九斤紅已經是被稱為我國著名的土雞之一。
我媽就喜歡經常養這個,肉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最重要的是營養價值高。
讀書期間,我回家,媽媽都要每次殺一只,家里養的數量雞鴨一伙共計3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