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其實某些時候跟個人是一樣的,對于利益的爭奪、對于關系的處理,很多很多都很相似,就拿結盟這個事情來說,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要更容易被人記住。
唐國的政變不是元國或者青龍會挑起來的,而是李治主動找上門來的
自從最初狄仁杰等人離開唐國,唐國皇室對于國家的掌控就在一步步削弱,石之軒與燕南天等人掀起變革的失敗更是令唐國徹底落入了神國的手中。
不過李治最初也沒有太在意,唐國畢竟沒有秦國那么心高氣傲,他也沒有想過真的君臨天下。所以能夠做個神國治下的傀儡皇帝也算不錯,畢竟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強者為尊,屈服于強者不寒磣。
當時如今經過一次次的計劃施行,李治很容易就想通了神國人的算計,他們,要拋棄唐國了
其實說拋棄也不太正確,神道中人一直僅僅是將唐國當成是一個踏板,從沒有真正在意過唐國的百姓,甚至于,還有將唐國直接出賣的意思。
這一下子徹底激怒了李治
之前左舟曾經說過劍芯不懂得人性,顯然不光是劍芯不懂,就連呂洞賓與絕大部分神道中人也都不懂。
當然,這也與白澤的死有關系,曾經他們靠著諦聽可以將周圍的一切都算清楚,任何危險都能夠被消滅在萌芽階段。
可自從諦聽莫名其妙的死了之后,他們就得靠自己來布局,關鍵是連天道也是晦澀的,他們既不能掐也不會算,突然間要靠著智商來布局,真的做不到。
而李治作為爭權奪利的最后皇位繼承者,那段位都是很高的,所以很輕易就將眼線埋在了皇宮內外,也在危難時讓自己人將求援結盟的信件送了出去。
說起來如果李治愿意伏低做小,那他也是可以去找大秦和明國求援的,只可惜,李治也不愿意放棄權力,所以就找了同樣勢弱的元國。
兩者的聯盟很容易就能夠達成戰略互信的程度,所以也才有了如今的都城大戰。
明國這邊,呂洞賓得知老家被偷了很是擔心,這一次為了對付天道化身他將很多離開的角色都帶了出來,雖然留守唐國的那些人也會很強,但他一時半會還真沒有什么信心。
唐國先不說,元國似乎有那么幾個高手很難纏
略微有些焦急的呂洞賓又一次硬接了何燃的重拳,那股爆炸的威力一次一次轟擊終于是將拂塵撞散了,他不得不出劍抵擋。
呂洞賓的劍術極高,可問題是他有點不太敢跟何燃纏斗。
倒不是說他沒有膽色,但何燃的攻擊力太高了,一拳能夠將半空轟出個窟窿的攻擊,怎么也不能用身體接的。偏偏何燃一點都不在乎硬拼,只要你敢我就來,結果一定是我挨一劍,你挨一拳,誰死誰是孬種
呂洞賓很郁悶,寶劍在半空比劃,軌跡都快形成一朵蓮花了,可人家何燃就是不屑的撇嘴,一句花里胡哨的然后一拳打破眼花繚亂的攻擊。
對于這樣的敵人,呂洞賓就感覺會很煩,有心叫李元芳支援,可回頭一看飛沙走石啊、氣浪如濤啊、昏天暗地啊,在整個天象都跟著顛倒的聲效加持下,明明兩人就是在推手而已,可他也不敢打擾。
無奈之下,呂洞賓只能勐揮一劍,然后掏出一張符咒朝著空中甩去。
何燃有些詫異,這才剛打多久啊你就呼叫支援真是越強越怕死啊
符咒在空中陡然間炸開了一朵花,五顏六色的光華閃耀成輝。呂洞賓心里松了一口氣,天地大變之后法術遭到了壓制,他們這些曾經的神已經沒法做到隨心所欲的遠距離通訊了,不過借助一些法寶還是能夠達成效果的,而這張符咒所使用的材料就不簡單,而其聯系的也是神道中的重量級人物,劍芯
事實上,呂洞賓與劍芯這就是如今神道的重量級牌面,是除了李元芳、張君寶等有限幾人外,其他人所無法對抗的。
何燃眉頭緊鎖,如果劍芯會到的話那他再打下去是沒有意義的,畢竟何燃本身也沒有把握能夠在短時間內干掉呂洞賓。當然,搏命的時候是有可能的,可問題是,何燃可不敢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