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讓陳旭較為無語。
畢竟掌機的話,游戲才是最重要的,硬件只是輔助。
想想看前世微軟、索尼、任天堂三分天下,從硬件配置上面來說,微軟是最強的。
可歷代主機大戰中,始終占不到優勢為什么?
除了起步最晚外,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因為游戲。
在索尼平臺上有最后生還者、神秘海域、血源、戰神等獨占大作,雖然伴隨著PC平臺的市場擴大,這些獨占游戲基本上也會陸續登陸PC。
可不能否認在早期,這些游戲的確擁有非常強的吸引力。
但微軟這邊就少的可憐了,能拿得出手的就光環、戰爭機器與地平線這些了。
至于老任的話那就不用多說了,switch上的馬里奧、馬車、動森、大亂斗、以及寶可夢系列,還有被很多玩家成為天下第一的塞爾達,每個都是千萬量級游戲。
當然游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任充分明白掌機到底該有什么樣的吸引力。
那就是不可替代的屬性。
如PS上的大作拿到PC平臺上,從手柄變成鍵鼠會缺少一些獨特的核心體驗么?
并不會。
但switch上的游戲卻會。
體感、便攜、分享,這就是switch獨特點。
甚至其中不少游戲,就是為了適配展現switch的一個功能才做出來的了,一些游戲如果不是在switch上玩,你甚至都覺得少了點味道。
機器造就游戲,游戲也造就機器。
不過陳旭也清楚,這也是平行世界因為時代性的緣故,讓這些掌機廠商更多的是硬件商,而不是軟件商。
所以在對掌機的發展上,他們注重的永遠是跟上主流硬件時代,而不是從游戲方面的角度去考慮破局。
這就導致掌機成本越來越高,同時因為堆料甚至原本掌機的便攜性都沒了。
誰愿意出門帶個跟板磚一樣的掌機?
前世的雅達利跟任天堂能夠雄起,歸根結底那就是他們最早的時候就是游戲軟件廠商,知道該從游戲的角度去設計硬件。
至于索尼的話那是一個意外,畢竟如果不是任天堂的權利金制度讓天下游戲設計師苦任久已,在PS出現后全部一窩蜂跑過去為索尼開發游戲,那后面完全沒索尼成立什么第一方,然后從游戲玩家的角度去考慮,并且帶動電影化游戲發展這種事情了。
微軟?那就更是個例外了,兩個字‘有錢’這就夠了,沒技術沒經驗我能買啊!你世嘉不是剛從主機大戰敗下陣來窮得叮當響了么?大爺我有的是錢!賣身你不愿意,那我包你個一年半載你應該能同意吧?
于是微軟就直接殺入到主機領域了,這也是為什么當年微軟的第一代主機跟世嘉簡直一毛一樣的原因了。
而平行世界的掌機領域,在陳旭看來市場還是很大的。
前世switch全球銷量,就已經高達8500萬臺,而且還在不斷的刷新紀錄。
雖說那是有老任品牌的一個加持,還有其中如寶可夢、馬里奧、塞爾達等發展了幾十年歷史的IP游戲,才共同造就的。
但同樣憑借著switch的獨特特色跟專為switch而量身打造的游戲,同樣也吸引了無數新入坑switch的玩家。
以switch作為切入點,陳旭相信能夠彌補平行世界中的這一塊空白。
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那就是未嘗不能將switch一樣打造成一個獨特的平臺。
不是軟件平臺,而是硬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