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隨州道上有一小廟庵主,守得幾畝薄田的寺產,倒也能安身立命。
這日午后,庵主午休時做了一個夢,夢見一條金色黃龍落到自家萵苣地里,竟然啃食起萵苣來,頓時驚醒,起身走到庵外查看。
只見一紅臉后生正蹲在萵苣田里,拿著萵苣在吃,這人正是落魄的趙匡胤。這萵苣不是蘿卜,生吃難以下咽。
見庵主來了,趙匡胤趕忙站起身,有些難為情地合掌道:“大師,我……我是一個俗人,心里只能裝著這世間的煙火。”
庵主也合掌道:“阿彌陀佛,一念覺,眾生即佛,一念迷,佛即眾生。”見趙匡胤狀貌凜然,骨相奇特,庵主心想,“這人應該就是我夢里的金龍,難道他會是未來的真龍天子?”想到此,頓時不敢怠慢,趕忙將趙匡胤引至寮房,安排人生火做飯。
二人在閑聊功夫,飯菜端上來了,趙匡胤也不客氣,狼吞虎咽,美美地吃了頓飽飯。吃完飯,趙匡胤向庵主表示感謝。
庵主道:“我見施主非常人也,哪一天富貴了,不要忘了貧僧和這座小廟就行了!”
趙匡胤深施一禮道:“他日若得志,愿為師父建一座大寺,塑佛金身。”
趙匡胤走后,庵主讓人照著趙匡胤的形象,畫了畫像在寺院墻壁上,青巾褐裘,一看就是天人之相也。
庵主午睡夢金龍這事被寫在宋人筆記里。
說個后話,大宋立國后,趙匡胤派欽差尋找老僧和庵堂,老僧還在,領著欽差看了太祖畫像,說起當年往事,眾人感慨不已。寺院建好后,太祖趙匡胤欽賜寺名為“普安寺”,取天下太平,安定團結之意,時人稱之為道者院。
又走了個把月,趙匡胤終于望見隨州的城門樓子。董叔叔,我向你奔赴而來,你就是我的星辰大海。
◆不遭人妒是庸才
董宗本為人很重義氣,他見趙匡胤雖然風塵仆仆,面黃肌瘦,卻是龍驤虎步,相貌堂堂,談吐不凡,而且精通武藝,立即收留了他,但卻不知道讓趙匡胤干點啥。
董宗本的兒子董遵誨與趙匡胤年齡相仿,人稱隨州城第一公子,論相貌論武藝,都響當當的,這也養成了他從小狂妄自大,妒賢嫉能的性格,臭脾
(本章未完,請翻頁)
氣比本事要大得多。
趙匡胤一到隨州,就顯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才華,棍術一流,馬術超強,很得董宗本的贊賞和器重。這讓董遵誨心中醋意大發,有事沒事經常來找點茬子,拿話擠兌趙匡胤。比如:你們別看趙匡胤有點傻,干活還是有把子傻力氣的……等等,趙匡胤總是有意避讓他。
一天,董遵誨對匡胤道:“這些時間,我經常看到隨州城上方出現紫色的云朵,像車蓋一樣,這是什么情況?還有啊,我夜里做夢,登上一個高臺,見到一條大約百多尺長的黑蛇,可是很快,那條黑蛇就變成一條龍,直上云霄,伴隨著雷電,向東北方向飛去了,你說這又是什么征兆?”
趙匡胤笑笑不語,他不想回答。
董遵誨笑道:“傻瓜,這不就是說我很快就能飛黃騰達了嗎?連這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