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重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趙匡胤決定“收回兵權”。
◆一場著名的酒局
歷史上有很多酒局,最有名的有兩個:
一個是項羽在咸陽郊外擺的鴻門宴;另一個就是趙匡胤舉行的“杯酒釋兵權”的一次宴會。
趙匡胤不想殺人,自己黃袍加身當皇帝不殺人,為了坐穩江山他還不想殺人,當然,誤殺不算(比如鄭恩鄭子明)。
他愛喝酒,也喜歡借助酒來解決問題。
為了徹底消除帝位的隱患,保證大宋帝國有一個安穩的未來,同時又能讓兄弟們得以善終,在改革了禁軍制度之后,趙匡胤覺得他必須開誠布公地跟大家談一談。讓兄弟們交出兵權,保他們世代榮華富貴,這樣就不會上演歷代誅殺功臣的那些悲劇,大家一團和氣,還是一輩子的好兄弟。
這場酒必須喝,這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了。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趙匡胤搞了一個大型的派對,把石守信等老友叫來飲宴。
酒至半酣,大家正開心的時候,趙匡胤站起來,發表了一通即興獲獎感言:
如果沒有你們這幫兄弟的鼎力支持,我老趙不會有今天,但是,在座各位,你們是不知道我當這個皇帝有多難啊!自打我當了這個皇帝,我不是睡不著,就是做噩夢,沒有睡過一次好覺。實話實說,當這個皇帝真沒有那個時候當節度使快活!
石守信等人忙問是什么原因?
趙匡胤道:“這不明擺著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事嗎,我這個皇帝位置,世上哪個人不想要呢?!”
聽話聽音,皇上的意思是在座的各位也都是想覬覦皇位的人之一,這些將領們當然坐不住了,紛紛跪地磕頭,“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懷有異心呀?”
趙匡胤感慨道:“那不一定,我知道你們在坐的各位沒有異心,可是你們的部下就難說了,萬一你手下人想富貴,哪一天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到時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這場酒不好喝啊!”
石守信等人沒一個敢吱聲的,全都跪在那兒,面面相覷。各位的腦細胞都在飛速地旋轉,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
皇上害怕我們手握重兵,搞不好這是要被殺頭的節奏啊,我們可不想步北平王鄭恩的后塵,死得不明不白。
大家紛紛要求皇上給“指一條明路”。
趙匡胤意味深長地說:“人生在世,如同白駒過隙,大家追求富貴,不過是想多掙點錢,多點享受,讓子孫后代免于貧乏而已。既然如此,你們不如放棄兵權,到地方做節度使,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長遠產業,再買些歌姬舞女,日夜飲酒相歡,頤養天年。趙氏宗親再同你們結為兒女親家,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