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镠自幼舞槍弄棒,習得一身好武藝,擅長射箭、舞槊,對圖讖、緯書都也有所涉獵。唐朝末年,有很多風云人物,都是以販賣私鹽起家的,如王仙之、黃巢、楊行密。長大成人后,為了混口飯吃,錢镠也販賣起私鹽。
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不僅僅是調味品,還有活血化瘀、消炎殺菌的功效。
李白在《梁園吟》中寫道:“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李白率性天真,恣肆放縱,登高樓飲美酒,特地點了兩個佐酒菜,一個是楊梅,一個是鹽。詩仙喝酒的佐酒菜不是二兩花生米,而是鹽,說明鹽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高檔商品,可以和錦帽貂裘共同媲美,值得詩仙炫耀。
從古至今,鹽一直都是作為戰略物資,國家專營。古時販賣私鹽,如同販賣軍火毒品,都是死罪。
根據唐代的刑法典《唐律疏議》記載:“凡持械盜鹽私售者死;私煮五石、私販二石者亦死”。
漢武帝時期,在東海邊建立鹽瀆縣,從這時起,鹽城便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這里遍地皆為煮鹽場,到處是鹽河。
錢镠從鹽城把鹽販賣到江南,中間除了長江,還有很多河汊,販私鹽要繞開官府稽查,不能總走水路,很多時候都是挑著扁擔走旱路。
自古成大事者,做事從不馬虎。為了打通一條順利的鹽路交通線,錢镠也是拼了。他“運天目山之竹,架邑中鹽河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緩涉河之不便”,從鹽城到長江邊,一百多公里,錢镠逢山開道,遇水架橋,江蘇如皋現在還有錢镠當時建造的“錢家橋”。
幾年時間,錢镠漸漸有了點積蓄,為了讓自己的生意多一點安全保障,錢镠就經常找臨安縣錄事鐘起的幾個兒子一起喝酒賭博。錢镠是干什么的,鐘起很清楚,因此,他打心眼里不想讓兒子們跟錢镠一起玩。
豫章有個相士發現錢塘地界有王氣,于是便到臨安暗中查訪。鐘起跟這個相士認識,便宴請縣中賢杰之士,讓相士逐一觀察,相士全都搖頭。
后來相士在鐘起家,恰好看到錢镠,相士一驚,告訴鐘起:“此真貴人也,你以后的富貴,就靠此人了。”鐘起大喜,不但鼓勵兒子們與錢镠交往,還反過來經常送東西給錢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據《錢氏家譜》記載,錢镠結識了河對岸赤岸鄉的一位美女黃氏,長相秀美,“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拂柳”,賢惠之名更是聞名十里八鄉。錢镠使銀子,找了媒婆到黃家提親,兩家家長很快達成共識,錢镠八抬大轎將黃氏迎娶進門。
黃氏戀家,不想過河,錢镠就在河邊造了一座宅子,過起了二人世界。史書上說錢镠的正妻是浙西觀察判官吳仲忻之女吳氏,沒有提到這位黃氏,看來,黃氏應是錢镠的原配,沒有被提及,或死或休,結局應該不會太好。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這是錢镠寫給妻子吳氏信中的一句話。田間阡陌上的花兒都開了,你是否也可以回到我身邊了?錢镠對妻子吳氏的愛,深沉而含蓄。即便有九百九十九人從我身邊走過,我也能聽出哪個是你的聲音,因為,別人的腳步都是踏在地上,而你,是踩在我的心上。
愛一個人,就是愿意與之分享這世上最美好的一切。
你陪在我身邊,我陪你閱盡世間繁華。江山是我追逐的,如果沒有人陪我看這個世界,那么就算得到全世界,又有何意義?
錢镠愛江山也愛美人,吳氏也沒有辜負錢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她為錢镠生了十三個孩子,個個都撫養成人。
販私鹽畢竟是刀頭舔血的營生,婚后不久,錢镠就金盆洗手,踏上了從軍之路,他要打下一片屬于自己的大大的江山。
奮發圖強成霸業,因為有夢,所以勇敢前行,選擇出發,便只顧風雨兼程。
◆初出茅廬第一功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浙西狼山鎮遏使王郢擁兵作亂,石鏡都鎮將董昌招募鄉勇平叛。錢镠當時二十四歲,應募投軍,被董昌任命為偏將,隨軍平定王郢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