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時間一長了之后,吃虧的自然就是腓力五世了,而且人家羅馬人本來就是用的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始的時候用自己的盟友們消耗了一番對方的體力,等到戰爭進行到差不多了的時候,他再用羅馬的精銳和腓力五世硬剛。
終于,勝利的天平開始漸漸的向羅馬人傾斜了,腓力五世在發現了自己好像已經無法從羅馬人的手里面獲得什么優勢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一次自己沒有嚇唬住羅馬的執政官,而大秦和匈奴又并沒有給自己足夠多的人馬,所以和上一次的戰爭相比,腓力五世也知道這就是一次換湯不換藥的戰斗。
但是在大秦和匈奴騎兵的注視之下,腓力五世可不想再像上次一樣淺嘗輒止了,他總是覺得自己有信心能夠在后期翻盤,換句話說,就是總覺得自己是能夠反殺成功的。
于是,這場戰爭從爭奪埃及的戰爭變成了馬其頓和羅馬人定生死的戰爭了。羅馬的執政官之前也并沒有想到的腓力五世竟然會在埃及的土地上面有著這樣的執念。
他雖然已經看出來了要是他們倆打的魚死網破的話最終只能是讓大秦坐收漁利,但是因為腓力五世一直在不停的進攻,而羅馬人又不想就這么放棄埃及,所以他們的傷亡一直在上升。
最終,埃及還是那個埃及,腓力五世的計劃的完全失敗了,因為糧草無法及時的供應上,這一次腓力五世終于是在付出了近乎十萬人的性命之后做出了撤軍的決定。
而大秦和匈奴的五萬人,最終也只回去了兩萬多一些,畢竟這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戰斗,在雙方互不相讓的過程中,時間都是伴隨著將士們的傷亡而流逝的。
“我們守住了埃及,地中海的那片地界,以后都會是聽命于我們羅馬的了!”
在回到了羅馬的都城之后,執政官對元老院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但是他的臉上卻沒有一點點高興的樣子,因為他知道,自己真正的敵人很可能已經從腓力五世變成了一個更加可怕的人。
這兩次戰爭已經能夠證明一件事了,那就是羅馬人在戰斗力上面肯定是要比腓力五世麾下的騎兵強上不少的,但是有一點卻是他控制不了的,那就是在一段時間之后,腓力五世可能會和匈奴一樣成為大秦的依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羅馬人還能在他們的身上占到多大的便宜,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兒了。
但是至少這兩次的風波,羅馬人已經是安然無恙的過去了,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這段時間里面讓自己麾下的人馬更加的多,更加的厲害,以應對可能會到來的更加猛烈的戰爭。
“那腓力五世就這么放棄了攻取地中海?”羅馬的元老院對于這個消息還是十分的震驚的,在他們的眼中,腓力五世依然是他們羅馬人最大的敵人。
執政官想了想,并沒有說出什么他的想法,因為他知道,說出大秦對于羅馬會有多么大的威脅這樣的話并不會讓這些元老院的家伙們有什么特殊的感覺,畢竟這些事兒還是得依靠自己的。
其實正如羅馬執政官所預料的那樣,這一次的戰斗其實已經在無形之中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權力格局。
原本是羅馬和馬其頓的二人轉,而且羅馬人的實力還是稍微比馬其頓要強悍一些的,但是到了現在的這個時候,羅馬人已經完全不懼怕馬其頓了,甚至如果真的只有他們兩個勢力的話,羅馬現在咬著后槽牙差不多都能夠把馬其頓給滅了,但是問題是現在馬其頓已經不單單是一個馬其頓了。
他們的身后就是大秦和匈奴,羅馬人當然看出來了,大秦和匈奴的實力加一起至少是不必馬其頓弱的,而且人家大秦的本土到底在什么地方,他們這些勢力是沒有人知道的,換句話說,人家到底有多少的隱藏實力你不知道,人家現在還只是在用孔雀王朝和塞琉地界上面的人馬跟你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