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大秦這一次就是在看看羅馬人究竟在面對全力出擊的腓力五世的時候能夠爆發出多大的能耐。
嬴高的腦袋,那可是在后世不知道積累了多少時間才達到現在的程度的,早在他接到了腓力五世的書信的時候,這個計劃就已經在他的心里面形成了。
用僅僅三萬大秦騎兵來換取羅馬人和馬其頓人的重大傷亡,其實就是嬴高這一次答應腓力五世的唯一一個目的。
嬴高知道,就算他不答應腓力五世這件事,也依然是改變不了腓力五世想要攻打埃及的事實的,但是他不出兵的話,腓力五世一旦發現自己拿不下來埃及也就撤兵了,但是有五萬盟友在的話,腓力五世可就肯定會抹不開面子的。
這毫無疑問是嬴高跟腓力五世玩的心理戰,腓力五世當然不會發現,因為嬴高玩的是猜測后續劇情的發展,而腓力五世玩的是看嬴高是不是能夠真心出兵幫助自己。
這么一來,腓力五世吃了敗仗之后倒是十分的不好意思,本來自己信心滿滿的帶著大秦和匈奴的五萬人馬去了埃及,本來想的是讓大秦和匈奴人看看自己麾下戰士們的戰斗力,看看羅馬人是如何在自己的腳下茍延殘喘的。
但是現在看來,完全是事與愿違,之前嬴高在書信里面說的清楚,自己和項羽派出來的這五萬人馬就是來幫助腓力五世打這場仗的,現在這場仗顯然已經是敗了,他們當然也不能繼續留下來幫著腓力五世再弄什么別的了,所以在戰爭一結束之后,損失同樣也是不小的他們就直接回了塞琉了。
腓力五世知道自己這一下子可就是非常的被動了,他要是勝利了的話,大秦和匈奴的人馬損失的不多,自己稍微給大秦和匈奴一點好處意思一下也就完事了,但是現在顯然并不是那樣的情況,自己不但什么好處都沒有得到,反而是讓人家來幫忙的也損失了不少的人馬。
他知道這樣一來自己明顯就得向嬴高賠禮道歉,而且光是語言和書信上面的賠禮道歉還是不行的,自己必須得拿出一點實際行動來,才能讓大秦和匈奴繼續和自己保持著這樣的關系。
要不然一旦大秦和匈奴和自己斷交并且讓羅馬人知道了的話,自己的日子顯然會十分的難過,并且非常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就被羅馬人給攻陷。
戰爭的結果第一時間隨著回去的軍士傳遞到了蒙恬的耳中,蒙恬也是十分的詫異,他其實并不認為腓力五世是個沒什么把握就敢于出兵的人,但是腓力五世卻還是出兵了,而且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蒙恬剛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嬴高的判斷出現了失誤,他急忙將這里的消息告知了嬴高,畢竟嬴高距離塞雷還會十分的遙遠的,他并不能知道這里發生的事兒。
消息的確是很快就傳遞到了咸陽城之中,傳遞到了嬴高的耳朵里面。但是嬴高的反應卻并不是蒙恬所想象的那樣的,這一切都是在嬴高的預料之中。
他當然知道大秦會損失一些人馬,但是這些人馬要是現在不損失了,等到以后真正和羅馬人開戰的時候只能損失更多,嬴高的確是對于對于自己麾下的騎兵的性命十分的吝惜,但是卻也不能一味的只看當下。
這里面和嬴高之前想象的唯一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之前他想的是有了這五萬的精兵,腓力五世怎么著也能在和羅馬人的戰斗中占上一點點的上風,就算是沒有拿下來一整個的地中海。那也是應該拿下個埃及吧?
但是現在看來,前世的歷史上在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中馬其頓基本上就算是被羅馬人給滅了的事兒還是跟現在的事實十分符合的,雖然這兩個勢力看似實力并沒有差太多,但是手底下見真章,你腓力五世在打硬仗的逆風局的時候還真的就是打不過人家羅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