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人是個文臣,年紀已經很大了,近八十歲都還沒退休。
官也很大,正一品,當朝太傅。
官職前面有個“太”字的就沒有小角色,個個都是朝廷元老,連皇帝都需要聽取意見。
太傅一開口,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人也跟著出聲附和。
事實上,天龍大帝直接封陳立為候,的確是有違常理,給的太高了。
封疆侯爵已經不是尋常官職可以考量的級別,屬于“諸侯”層次,有自己的領土,可以自己制定當地法律,朝廷大臣去了當地,都得聽候差遣。
這等級別,不遜于當朝親王,只不過不能參與國家內政,管轄的地方多半是在邊遠之地。
想要坐到這個位置上,正常來說都需要累積幾十年的資歷,并且干出過最少三件有功于帝國的大事,造福千萬百姓,得到無數人的擁戴。
如此才有足夠的資格。
陳立的確是個有大才的人,但他一沒有造福百姓,二沒有改善政局,三沒有多年積累的資歷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如此跟腳,即便才華再高,也頂多就是給個三品四品的實權官職,任命到能夠施展才華的地方去干事。
等時間長了,做成許多好事,也積累了足夠的民間聲望之后,才考慮封爵。
并且按照他“非本國國籍”的出身,能封個有領地的“伯”就很不錯了。
侯爵……真的離譜!
其實不止大臣們覺得離譜,陳立自己也都覺得挺離譜的。
但是沒辦法,皇帝要嫁女兒,總不能嫁給一個平民或者小官。
因此天龍大帝說道:“凡事皆有例外,吾以為陳立的才能足以封侯拜相。知人善任方為王道,若委屈了大才,讓他在小職小位虛度光陰,那是朝廷的損失。況且吾也有言,此爵位只是暫封,若他五年內有任何錯誤,或者做得不夠好,爾等自可向吾匯報,將其爵位撤銷。”
眾大臣一聽這話,就知道皇帝是鐵了心要讓陳立當這個“寧遠侯”。
不少人還是覺得有些意見,認為此舉有背常理。
可卻不敢大聲反對了。
天龍大帝又道:“云歸島雖為邊疆重地,但除了銀礦之外,別無特產,反而頻頻遭受神鷹國騷擾。待陳立封疆后,那銀礦仍然照常產出,供入國庫,不得貪污。而神鷹國的兵民,則有他防范抵御。如此一來,他無甚獲益,反而處處出力,難道還有不妥之處?”
“呃,這個……”
大臣們一時語塞。
他們之所以意見很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云歸島出產白銀,而那白銀可是碧藍帝國將近二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
二十分之一什么概念?
碧藍帝國是四大帝國之中最富庶的國家,每年國庫的進出流水高達10億兩白銀!
哪怕只算凈收入,也有上億兩白銀。
云歸島光是一年的白銀產出,就有上千萬兩。這等福利,試問誰不眼紅?
不過……聽到陛下說白銀依然是流入國庫,不許貪污,大家的反對意見一下子就淡了許多。
不談錢的話,那地方不過是個農業商業都不發達的邊境海島,根本沒有什么好處可撈。
于是大臣們都沉默了。
老太傅低頭道:“既然陛下已有決定,那臣等便不多加妄言了。”
“嗯。”
天龍大帝滿意的點了點頭,朗聲道:“來人,賜寧遠侯……爵章、爵袍、爵冠、爵履、寶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