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學子都說可以了,覺得韋公子完全具備入學的資格。
吳雪霞看向二哥吳三輔,本來打算讓吳三輔說話。
吳三輔只是笑了笑,并沒有陪吳雪霞胡鬧,沒有陪吳雪霞一起‘弄’韋寶。
“我覺得吳大小姐說的有理!入學是應該正規一些,方能提高書院生源的水平!”人群中一人忽然道。
韋寶放眼望去,說話的是‘普通班’中的一名學子,這人他居然認得,沒有想到是鄭忠飛?
為什么會在這里見到鄭忠飛?原來鄭忠飛和鄭金發被韋寶趕出本地之后,他們便來山海關了。現在鄭金發做點小買賣,開了個小商鋪。鄭忠飛則被他父親逼著繼續念書,準備再次科考。
韋寶看見鄭忠飛的本能反應,便是第一時間去看王秋雅,他對于以前王秋雅對鄭忠飛有點意思,而鄭忠飛一直‘調戲’王秋雅,仍然有些介懷。
王秋雅卻很平靜,臉上沒有什么表情,在看了韋寶一眼之后,向韋寶站的近了一些,緊緊的貼著韋寶。
鄭忠飛面紅耳赤,他也同樣沒有想到會在這里見到韋寶和王秋雅。
以前在金山里,他是堂堂甲長的兒子,甲中的太子爺啊,真的在金山里想選哪個女孩都可以,調戲歸調戲,并沒有將王秋雅當成首選要娶的女子,他的選項很多,而門當戶對是基礎。以王秋雅的家世,她要嫁給鄭忠飛的可能性非常小。
韋寶倒是不在意,對王秋雅微微一笑。韋寶這一笑,將王秋雅的俏臉羞紅了,不知道韋寶是啥意思。
韋寶在這個時候喝王秋雅‘眉來眼去’,倒是又將吳雪霞惹到了一下,她更加生氣了,美眸瞪了韋寶一下。
廖夫子為難的看了看韋寶。《詩經》中的文章其實大都比《大學》的文章短小,但是因為不太在科考中用到,所以一般學子對于《詩經》不像是《大學》那般肯下苦功,反而大部分人是不熟悉的。
韋寶卻不以為意的點了點頭:“夫子出題吧,不讓吳大小姐盡興而歸,她不會罷休的。”
“好吧,那韋公子試著背誦一下《國風·周南·漢廣》這篇吧?”廖夫子道:“這篇比較生僻,能說中其中一兩句,便已經很好了。”
廖夫子也不知道韋寶行不行,特意挑了一篇比較多人知道的,比較‘火’的一篇,還說是比較生僻的,還說只要背出一兩句便可以,算是給韋寶打預防針。
吳雪霞雖然不忿于廖夫子這么‘偏幫’韋寶的一堆話術,卻沒有說什么。
她覺得韋寶肯定不行,若是《詩經》也能通曉,她真的要對韋寶刮目相看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出來吳雪霞在故意為難韋寶,大家都抱著看好戲的心態,盯著韋寶的臉看,不知道韋寶是否能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