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前帶隊出戰,都是以盜賊的形式,不管許諾多少重金嘉獎,效果都沒有寶軍只給予少量的經濟嘉獎,主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的形式好。
視察完軍隊之后,韋寶去了趟工業區。
現在工業區中能稱得上半工業化程度的工廠,其實也只有紡織廠和染廠這兩個廠。
水泥廠、磚廠、造紙廠、鉛筆廠、橡皮廠、火柴廠、煤油燈廠、煤礦、露天油田、肥皂廠、酒廠這些,其實都還是手工為主,大大小小的作坊形式。
手工作坊生產和停產都比較容易,不需要太多的生產組織。
工業化企業就不同了,開車停車都要消耗的,像是真實的開車一樣,點火發動那一下,很是耗油,一直開開停停的,對機器損傷也大,最好的方法是始終保持穩定的產量。
所以效益好的單位,各方面都是良性循環,效益不好的單位,不說賺錢,光是保養設備,保持工人能進入狀態,保持產量質量,都是麻煩事。
一個效益好的企業,每年賺的盆滿缽滿,效益不好的企業,則度日如年。
韋寶從剛剛創辦的紡織廠生產出來的堆成小山一般的坯布,就看到了這種度日如年的前景。
坯布是供印染加工用的本色棉布。
韋家莊的紡織廠用的是機梭織的方法,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橫向和縱向兩系統的紗線,在織機上根據一定的規律交織而成的織物。有牛仔布、板司呢、麻紗等。
前期為了保證生產,韋寶讓以平價,甚至補貼賠本的方式,賣了一批給本地老百姓。
本地老百姓多為外來的災民,根本沒有銀子,用的都是從天地商號的銀行貸款來的現鈔。
即便是這樣,這些窮苦慣了的老百姓們,每個人有兩套內外用的換洗的衣服也就夠了。
布用米計量單位,韋寶為韋家莊紡織廠和染廠暫定的價格是一米一分銀子,到一分二厘銀子。
這樣的價格已經遠遠低于韋家莊外面的布市行情,外面的布市行情大概是二分銀子到二分五厘銀子。
布市買賣不如糧食買賣大,但利潤高,這兩樣是封建經濟中的大拿。
以韋家莊的科技發展速度,這個制造成本還能進一步下降,所以要是有一個公平的市場,韋寶有信心,能在布市中很快獨霸市場,布市是很有競爭力的,比糧食生意好做。
明末到處缺糧,他又不能像一般大戶一樣賺昧心錢囤積居奇,坑害老百姓,所以不是糧食儲備豐富到了自保完全無憂的程度,輕易不能碰糧食生意。
一直拿糧食出來做善事,吃不消。
韋寶要進入主流市場,與人競爭,繞不開從布市和糧食這兩項入手。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在封建社會晚期,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條件時產生的。
在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會史中許多事物一樣,它會有一些偶發的現象,不能因此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
在考察資本主義萌芽時,必須把考察的對象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之中,看這個地方、這個行業有沒有產生資本主義的土壤和氣候。
同時,考察的對象必須有一定的量,不能相信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