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的最小單位是牛錄,最初牛錄既是一種社會組織,也是作戰時的一個單位編成,每牛錄300戶,每戶出一個壯丁,父死子繼,兄亡弟代,在全軍出動時才有每牛錄300人。
從天命年間開始牛錄就漸漸不是軍事單位,而是行政戶籍單位,每出兵則從各牛錄中取若干人別成軍。這些自牛錄中抽來的人,挑選出來最能打的勇士為巴牙喇兵,馬甲為阿里哈超哈兵。
披甲人:分為馬甲和步甲兩種。后金常規軍力,也就是主力為職業軍人,不納糧、不耕種,數量為“三丁抽一”:“每牛錄滿洲三人中許一人披甲,以六十名為常數。”
按照五萬左右的“人丁”數計算,主力約1.5萬人左右,稱為“披甲人”。又由于“披甲人”出征期間會帶上若干“廝卒”(即阿哈)協助搶掠,即看管財物、俘虜,所以如果一萬“披甲人”出征,那整個隊伍就不僅只有一萬人不過由于“廝卒”是奴隸,所以不算在“人丁”以內,故沒有嚴格規定帶多帶少,只能估算。
如果按照每個“披甲人”帶一兩個“廝卒”計算,一萬披甲人出征,那的規模將達到2到3萬。
巴牙喇兵是從滿蒙各旗牛錄中挑選出來最能打的勇士。當時一個牛錄行政單位要提供十七名巴牙喇兵,而一旗所轄牛錄,少者十余牛錄,多者四十余牛錄,因此各旗巴牙喇纛章京,所轄巴牙喇兵,少者二百多人,多者也不過六七百人,但多是極為精銳的部隊,因此在奴廷里的位置也頗為重要。
不過巴牙喇營出征時也未必足額。因此奴營中采用每牛錄多少兵、多少巴牙喇的計數法。如崇德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清兵從密云縣北墻子嶺毀墻入明境,分為四路,令纛章京圖賴率右翼每牛錄巴牙喇兵一名,及喀喇沁每旗巴牙喇甲喇章京一員,從嶺之右側步越高峰而進。(崇德三)崇德元年十二月,清太宗親征朝鮮,二十一日聞朝鮮四道合兵來援,遂選八旗每二牛錄巴牙喇一人,每兩旗甲喇章京一員,以阿爾津統之截其來路;又遣巴牙喇纛章京鞏阿岱等率每牛錄巴牙喇一人往助多鐸。
建奴這個時期的騎兵戰術已經發展將臻爐火純青的境界,將領親衛、戰場偵察和反偵察輕騎兵、戰術預備隊、戰場憲兵等作用,配合的相當完善。
這是建奴入關之前的軍隊情況,另外還有一股漢人降兵是單獨配置的,叫天佑兵、天助兵。
1633年孔耿之亂,孔有德及耿忠明跨海降后金,所余殘部遼東東江兵編為天佑兵。1634年尚可喜攜麾下東江諸將、轄下五島軍資器械航海棄明投金,部隊被封為“天助兵”,發還被俘人口,封總兵官;東江兵戰力極高,曾數次大勝八旗軍。在丁卯之役中,三戰三捷,殺固山三、牛鹿八人,斬六千余級。使得擁有數萬驕兵悍將的鑲藍旗精銳喪盡,即使休整兩年也未恢復元氣,其余參戰后金軍也多有損失。耿忠明更親自打出大捷,斬級三千,擒生六十九人。
這些都是韋寶知道的歷史,所以,韋寶一直認為毛文龍手下的戰力,絕不像后世很多一知半解的人猜測的那么弱,東江軍的整體實力,應該遠高過遼東本地兵馬,所以毛文龍在祖大壽吳襄他們面前,才能狂的起來,手里有實力,腰桿子就硬,說話就大聲!
被逮住的這名建奴軍官叫愛新覺羅·路奢,是努爾哈赤的親兵將領,官職是牛錄額真。他們是受努爾哈赤親自委派,派遣到復州城來巡視備戰情況的,雖然目前沒有具體的軍事計劃,但是努爾哈赤對遼南一直是勢在必得的,決心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一定要拿下整個遼南,整個金州半島,將東江與遼東的陸路聯系徹底切斷。
“原來只是一個巡視官,我看他譜擺的這么大,還以為是甲喇額真或者是固山額真呢。”賴塔格如是對林文彪道。
賴塔格與林文彪說話,用的自然是漢語。
沒想到這個建奴牛錄額真居然懂漢語,急忙道:“我錯了錯了,你們是什么人?只要放了我們,我有重謝!”
林文彪笑道:“漢話說的不錯!”
“我,我本來就是漢人,是因為我爹是大汗的親兵,曾經在戰場救過大汗的命,所以我一家人才被抬了旗,我也做了大漢的親兵將領。我可從來沒有殺過漢人啊?你們是漢人還是蒙古人?”愛新覺羅·路奢用漢話問道。
“我們是什么,輪到你問了?”賴塔格踢了愛新覺羅·路奢一腳,然后命特工們將這幫人的眼睛蒙住!如何發落,那是總裁決定的事情,現在總裁就在身邊,自然是總裁最大。
林文彪走到韋寶身邊,將那塊木制印信牌交給韋寶,并將情況說清楚了,等待指示。
韋寶點點頭,這伙人的官雖然不算大,卻也不算小了,努爾哈赤的親兵,而且是負責來復州城一帶巡視備戰情況的,簡直算是欽差大臣了吧?天子身邊的狗也不是一般的狗嘛。雖然只是一個牛錄額真,但韋寶覺得,應該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具體有啥用,但總是一個獲得建奴內線的好機會嘛,韋寶有點高興了,不知道這算不算是額外的大禮包?
玩游戲要做了啥副本任務,才能獲得禮包,彩蛋,禮盒,寶箱這類的東東。但韋寶啥也沒做,便輕而易舉的遇上了,還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總覺得自己來了大明之后,似乎真的有啥天神護佑,運氣總是爆棚的好。
“留下他們的性命,毒死其中一個,嚇唬他們,讓他們為我們所用!”韋寶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