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輔更是眼珠子瞪的都凸出來了,像是見鬼一般遠遠的瞧著韋寶,暗忖韋寶準備的夠精細的啊?還讓宋應星提前為他做了首詩備著么?
哎,這個宋應星,自己考不上進士,只能為他人做嫁衣,都便宜小寶這小子了呀。
好可惜,宋應星沒有資格進入首輔的府邸出席今天的宴會,只能在府門外與范大腦袋一起等著韋總裁出去。
否則,要是宋應星聽完韋寶這首詩,保準要大加贊賞一番的。
一小會之后,又將目光都聚焦到了魏忠賢的臉上。
魏忠賢其實也在觀察眾人,魏忠賢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哪里知道詩詞的好壞?他評價好還是不好,主要是看大家的反應。
從大家的反應來看,魏忠賢心里有數了,韋寶的詩,絕對強于剛才的任何一首詩!
同樣強于吳孔嘉所作之詩!
但魏忠賢同時也犯難了,因為吳孔嘉是已經正式拜入了自己門下,屬于干孫子一流。
而韋寶是半路出家,是孫承宗的弟子,只是暗中投靠自己,心術正不正,魏忠賢還沒有看清楚呢。
別養虎為患吧?
魏忠賢當初肯幫韋寶,主要是看在韋寶和吳三輔那二十萬兩紋銀的份上。
更是看在韋寶是遼西大商人,吳三輔是吳襄的兒子,這層身份上!
不管韋寶是孫承宗弟子這層關系,并不妨礙他魏忠賢,能讓對頭的人暗中為自己辦事,他吃什么虧了?
別說孫承宗并不是東林黨,就算是東林黨的弟子愿意暗中為自己效力,魏忠賢也樂意的,也會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對自己沒影響,只得好處不吃虧的事情,誰會嫌多?
可老子要的是吳孔嘉進入前三,而不是要韋寶進入前三啊!
魏忠賢此時的內心十分焦躁,矛盾至極。
“魏公公,這首詩如何?”朱延禧瞇了瞇眼睛,他看出來了魏忠賢的矛盾心理。
這回輪到朱延禧主動發問了。
官場人物的基本功就是察言觀色,更何況到了朱延禧這種次輔等級高官。
“朱大人覺得如何?”魏忠賢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朱延禧。
朱延禧捻了捻胡須,笑道:“還成,雖說有些少年意氣,但是意氣高于百尺樓的意氣風發不錯;一萬年來誰著史的大氣勢也不錯,三千里外欲封侯的雄心也算直白,整體說,是上層詩作!魏公公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