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韋寶不太過掃刑部的臉面,刑部官員應該也不敢輕易得罪同時執掌都察院和大理寺這么重大權力部門的主官韋大人的。
下午,韋寶以為只有幾樁案子,卻沒有想到弄出來三十多樁案子?
都察院大堂擠滿了人,都察院自己的官員就有二百多人旁聽,要看韋大人如何審案斷案,好作為他們以后辦差的依據,還有一百多刑部負責案子的官員也過來了。
“怎么這么多?”韋寶問李利民。
“本來就只有幾樁案子來著,我讓人去通知了刑部的人,誰知道,一個中午,又弄出來了這么多!以前他們很多案子是不用咱們重審的,刑部給咱們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幾個頭頭腦腦送過銀子,案子就算過去了,不像現在,咱們不要他們的銀子而是要他們的案子,所以就堆積了這么多案子過來了。大人要小心,刑部的人有心看咱們的笑話。”李利民低聲道:“要不然大人審一個案子做做樣子就可以,其他的都交給旁人吧?”
“我說了今天下午要親自上陣就親自上陣,沒事!”韋寶微微一笑,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封建時代,官字兩張口,怎么說都有道理,就看誰權力大。
都察院相當于全國最高檢查機構,大理寺相當于全國最高法院,他刑部算什么?
警務大佬再大,能大的過檢察院和法院嗎?
韋寶暗忖,老子一個不高興,把你刑部高官都給你們端了!
“開始吧!第一樁是什么案子?”韋寶氣定神閑,一身簇新的正五品官服,好不瀟灑。
“這是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王家和楊家兩家大戶爭奪田產案,有一處田產,他們各說是各家的,還鬧出了十多條人命。刑部的結果是田產歸屬王家,判楊家陪王家3000兩紋銀。”李利民介紹道。
這種案子,其實到了都察院這個等級,都只能算是小案子中的小案子了。
韋寶嗯了一聲,大聲道:“帶人犯!”
李利民一怔,差點笑出來,強忍著輕聲道:“大人,這案子沒有人犯!”
“都出十多條人命了,連人犯都沒有?”韋寶無語了。
“嗯,兩家都是當地大戶,這種事基本上都是用銀子就能了事的。”李利民道:“不過刑部官員來了,咱們都察院審案,主要審問這些刑部的官員。”
“好吧,叫刑部主審官。”韋寶點頭道。
“是,大人。”李利民答應著,對在場的刑部官員道:“韋大人招這個案子的刑部主官。”
一名刑部官員大踏步出來,站在了大堂中央。
其實這人也不是這個案子的主審官,主審官是山東省提刑按察使司的正四品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