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歷史上的事情,韋寶雖然知道的不是很詳細,但他大概知道一點,加上他的天地會統計署情報系統越來越完善,不敢說對整個大明朝的全部官員施行監控,反正在京的官員,五品以上的級別是有在監控的,遼西、山西、北直隸、河南、山東這些附近地方,五品以上官員的監視網絡也建立起來了。
這主要還因為天地會不光政治滲透,天地會對外的旗號是天地商號,還做買賣,做買**較容易將觸角延伸到各地去。
天地商號的買賣主要集中在遼西、山西、北直隸、河南、山東這些附近地方,然后是沿海省份,對于內地省份的發展并不細密,只在特別大的重鎮安排據點。
萬歷二十三年,馮銓出生于順天府涿州。
萬歷四十一年,馮銓中進士,時年十九歲,入選翰林院庶吉士,萬歷四十四年授翰林院檢討。
他與其父馮盛明同朝為官,人稱“小馮”或“小馮翰林”。
天啟元年,在河南左布政任上的馮盛明由于在后金入侵遼沈之時擅自離任,被河南巡撫張我續彈劾治罪,馮銓上書為父伸冤,稱其父乞休在未聞遼警之前,馮盛明遂被判處杖罷,馮銓也隨父回籍。
天啟四年,魏忠賢到涿州進香,馮銓跪于道旁,哭訴其父被彈劾丟官的經過。當時魏忠賢正在搜羅黨羽,隨即命馮銓仍以原官起用。從此,他對魏忠賢感恩戴德。
在東林黨與閹黨斗爭最激烈之時,他縱橫其間,排擊東林黨人及其他朝臣。
楊漣上疏舉劫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魏忠賢對他恨之入骨,想到聯系外廷的大臣來幫助。
馮銓致書魏忠賢之侄魏良卿,轉告魏忠賢在外廷的力量可以保證,并教唆魏忠賢“行廷杖,興大獄”以立威。
天啟五年七月,馮銓以諭德兼檢討升少詹事,補經筵講官。當時有繡像《遼東傳》刊行,第四十八回專講馮盛明父子奔逃之事,馮銓懷恨在心,借機謊稱此書為熊廷弼夸功而撰寫,于明熹宗舉行經筵之際呈上,對熊廷弼栽贓誣陷。
這既符合魏忠賢株連東林黨人的企圖,又發泄其對熊廷弼之私恨。
魏忠賢對馮銓非常器重,便向明熹宗講述甘羅十二歲拜相之故事,以堵住別人的嘴,免得別人說馮銓過于年輕,不夠資格入閣,授馮銓官職。
于是擢馮銓入閣,任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后又升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短短一年中,年方三十的馮銓即升為朝廷輔臣,成為閹黨中炙手可熱的人物,被稱為“黑頭爰立”、“黑頭相公”。
在原本的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