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顯純自己也住口了。
“主要搞不清楚韋寶這人是怎么想的?按理說,爹爹對他有提攜之恩,他應當向著我們才是,可東林黨大臣也幫過他。現在他有機會在陛下面前說上話,此人的確不可不防。不過,既然韋寶已經與陛下接近了,貿然痛下殺手,恐怕引起陛下誤會,我看,最好是能把他攆到地方上去,明升暗降,這樣為好。”魏良卿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魏良卿的話,平時還是很有分量的。
魏忠賢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但魏忠賢仍然什么都沒有說。
魏良卿發表了意見,立刻引得好幾名大臣贊同,漸漸的,魏良卿對韋寶的解決辦法,成為了主流,達成了共識。
許顯純與韋寶,要說是深仇大恨,其實也談不上,只是為一個女人罷了,楊漣的女兒楊雪是許顯純想得到的,被韋寶搶了,而且韋寶還將他打成重傷,恐怕以后都難以恢復先前的功力,就這兩條。
“如果要把韋寶弄走,弄到哪兒去為好?”魏忠賢問道。
“弄西南去,地廣人稀的山溝,讓這小子一待就是十年二十年,省得盡是惹事。”魏良卿見魏忠賢似乎也贊同自己的說法,隨口道。
“嗯,這個主意好。”魏廣微大表贊同。
其他閹黨大臣也紛紛贊同,都認為是好主意。
魏忠賢笑著搖了搖頭:“你們太小看韋寶了,如果是他不想去的地方,他根本不會聽調遣!他現在與陛下能說上話,若是他不愿意走,很麻煩。”
戶部尚書徐大化是閹黨重要人物,很多閹黨高官都是他介紹給魏忠賢的,包括現在的兵部尚書高第,包括馮銓,包括剛被韋寶殺了的李思啟。
天啟元年三月,吏部以高第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令其巡撫大同。在任上,高第私人出資七千兩銀子,助給邊將的撫賞,在軍中朝中口碑很好。
天啟二年十二月,朱由校召高第入京,為兵部右侍郎。
天啟四年正月,為兵部左侍郎。
天啟四年二月,高第致仕。
天啟五年二月,朱由校又一次起復高第為兵部左侍郎管工部右侍郎事。五月,升任兵部尚書。皇帝將高第召到文華殿,賜其蟒衣玉帶,令以兵部尚書經略薊遼。
要知道,這個時候孫承宗還沒有下臺呢,其實,皇帝被魏忠賢反復吹耳邊風,已經起了用高第替換掉孫承宗的心思了。
“九千歲,有一個去處,韋寶一定不會反對。”徐大化道。
魏忠賢聞言很高興,“許大人有話盡管直說無妨,是何去處?”
“關外!韋寶本來就是遼人,遼西遼東歷來被世家將門把持,讓他們狗咬狗一嘴毛去,免得九千歲煩惱了。”徐大化道:“聽說當初韋寶在遼西發跡的時候,就與吳家和祖家鬧的不可開交,勢同水火,現在韋寶中了探花,又得到陛下的垂青,給他在薊遼督師府,在孫承宗身邊弄個正四品的文官,到時候,孫承宗抵擋不住建奴,把孫承宗的人一鍋辦了,韋寶也連帶其中。”
眾人聞言都撫掌大笑,全都說這個主意高妙,還是徐大人最有主意。
徐大化不但在朝廷很吃得開,執掌戶部,在南直隸也同樣很吃得開,在明末的確是個人物。
他兒子不曾為官,卻控制著南直隸商幫,幾乎可以與晉商抗衡。
天地會商號逐漸做大,徐大化早就想找機會搞韋寶,只是一直搞不清楚韋寶與魏忠賢是什么關系。
“徐大人的意思是給韋寶一個正四品的指揮僉事的文職?”魏忠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