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沒有薊遼督師府的迎接隊伍,甚至連人都沒有來一個。
這不由讓韋寶更加有點憂心,不知道孫承宗這次會不會見自己。
見自己肯定是要見的,因為他是監軍,是朝廷委派的,有公職在身,可不單單只是他孫承宗的弟子的身份。
韋寶就是怕孫承宗與自己翻臉就不好了。
韋寶這段時間可沒有少寫信給孫承宗,寫了有,前前后后十來封吧,都是親自動筆,可孫承宗一封信也沒有回過。
韋寶一直弄不懂現在孫承宗到底是個啥想法。
給孫承宗寫信,韋寶是斟酌過的,一直都是以中立派,偏向于東林的這么一個口吻去信。
而不是以傾向于閹黨的身份去信。
韋寶也有依仗,畢竟他曾經救過楊漣和左光斗!
就光憑這一條,誰敢說韋寶是鐵桿閹黨?誰敢說韋寶與東林黨沒有良好的關系、
況且韋寶當初被授予翰林院侍讀學士的稱號,也是東林黨大臣朱延禧親自幫他提的名。
所以,在很多東林黨看來,韋寶不算閹黨成員。
可即便如此,孫承宗仍然沒有給韋寶回過信。
本來一日就差不多能從永平府抵達山海關的,這一路都是大官道!
都是用天地商號的水泥重新修葺過的,全部是天地商號捐贈的道路,可以說是整個大明也找不出一條這么好的官道。
所以都是馬匹和馬車的情況下,一日抵達很正常。
可無奈沿途的世家大戶太多,太熱情,又都是遼西這邊的世家大戶,不能怠慢了。
只能在撫寧衛歇了,明日繼續啟程。
一通大吃大喝,次日正午又是同樣操作。
跟這幫貪官污吏一起混,似乎每一日都是泡在酒肉中度過的一樣。
這一下,韋寶才真實的體會過了,什么才是酒池肉林的生活。
本來依著高第、劉朝、胡良輔和紀用的意思,還要在撫寧衛玩兩天再動身。
韋寶說離吳襄挑的黃道吉日還有幾日就到了,而且吳家的人一直有催促,吳三鳳也不停說先去山海關。
韋寶好勸歹勸,說到了山海關更好玩,條件更好,才把幾個人勸著上路。
半下午出發,車隊行進速度很快,黃昏時分,終于趕到了山海關。
有一陣子沒有見到這雄渾豪邁的天下第一關了。
韋寶遠遠看著山海關,忽然生出一種很熟悉,很親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