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韋寶選擇,情愿中立,既尊重紅教,也尊重黃教,并不表露個人信仰,估計都會比現在的局面好的多。
次日,韋總裁將山海關軍區的五個步兵旅都派了出去,并且從韋家莊調來一個旅,負責護衛山海關城池。
三萬多人,步伐整齊,浩浩蕩蕩的出關,引來大批圍觀者。
“從來沒有見關內出這么多人過,韋爵爺就是不一樣。”
“要我說,大明只有韋爵爺是真心為朝廷,為老百姓的,這些人馬都是韋爵爺的人啊,以往的守將既沒有這么多人,也舍不得把人都派出去。”
“這里怕是有五六萬人吧?”
“七八萬都少說了。”
“感覺有十萬大軍!”
五個旅,還要減掉一支已經提前出關的騎兵團,實際上就只有三萬出頭。
但是寶軍步伐整齊,姿態雄武,給人感覺數量很多,而且是源源不斷。
這種勢頭,別說老百姓沒見過,薊遼督師府的官員和將領們也沒有見過。
之前私下議論韋寶把持軍權,只是為了個人利益,現在這些人沒話說了。
因為韋寶是真的拿出人馬去打仗了,打仗就是燒錢,朝廷最怕養軍隊,養了一大堆軍隊,卻又往往不敢調動。
因為舊時軍隊,不管哪一個朝代,都有一個陋習,就是調動大軍得首先給一筆不菲的開拔費。
直到民國都是這么個狀況。
但寶軍沒有這個問題,寶軍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軍人是有工資收入的,而且從來不拖欠。
打仗并不會額外給錢,不過打仗的話,容易立功,軍功章是伴隨豐厚獎勵而來的。
一般不會強調個人榮譽,一般都是以連隊,營一級,團一級為單位,給予集體功勛的獎勵。
對于表現突出的個人,團里面,或者旅一級的單位,會給出個人貢獻獎勵。
“小寶,你這是派出去了多少人?”孫承宗這回第一時間觀看,并且陪著韋寶給大軍送行。
“全部的兵力!我另外掉了韋家莊的莊丁來保護山海關。”韋寶道。
“全部的人都派出去了?那不是六萬?”孫承宗暗暗吃驚。
韋寶并沒有說幾萬人,在韋寶看來,他的三萬多人,遠遠超過明軍的十萬人!
在韋寶看來,一個寶軍抵得過四個到五個的明軍。
即便是冷兵器對戰,韋寶自信寶軍也有這個素質優勢。
明軍當中除了少部分軍隊,比如曹文詔帶領的人馬,能比較接近與寶軍的素質。
但這種是極少數的,而接近也還是有差距。
韋寶相信,隨便從寶軍的警備司令部級別的軍隊抽調五百人出來,打曹文詔的軍隊一千人,毫無問題。
古代打仗,還是靠兵力素質本身,而不是像影視劇里面拍攝的,一個大將牛叉哄哄的,走哪兒殺哪兒,后面跟一堆小兵只負責搖旗吶喊助威便可以了。
至于兵種,這五個旅統一拿的是盾牌和長槍,基本上沒有弓箭兵。
寶軍就不練弓箭。
其中,各個旅一級的直屬警衛部隊,有攜帶少量的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