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完全分立,權力相互制衡。
議員和政府官員不得相互兼任,國會無倒閣權,政府也無解散國會的權力。
但國會行使立法權受總統的制約,如美國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可行使否決權,但國會再以2/3多數通過,不經總統批準即可成為法律。
總統的權力也受國會的制約,如總統對政府高級官員的任命要得到參議院的認可,總統和政府高級官員如違憲犯法,國會可提出彈劾。
半總統制國家,半總統制是從總統制衍生的,一般也可以劃到總統制中。基本特點是國家元首,總統和政府首腦,首相或總理分設,由不同的人擔任,都負實際政治責任;議行混合,國家元首和議會都由人民直接選舉,議會中的多數黨組閣,推舉首相或總理;議會有倒閣權,但不能直接罷免總統。
半總統制的代表國家是法國、俄羅斯等。
議會制國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種,也稱議會民主制或內閣制,特點是其政府首腦的權力來自議會或國會的支持,而這種支持通過兩種途徑落實。
第一是國會改選后的多數議席支持,第二是行政首長贏得國會的信任投票。
因此,所屬政黨未能贏得國會大選的政府首長連同其內閣必須提出辭職,而未能通過國會信任投票的政府首長,連同其內閣也必須辭職。
由國會重新在席位居多數的黨派中協商選舉產生新的首腦與內閣。
委員會制國家是一種特殊政府組織形式,又稱合議制,代表為瑞士。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是由聯邦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委員組成的聯邦委員會;聯邦委員會委員多數選自議員,但一旦當選,須辭去議員職務,不得兼任其他公私職務;委員實行集體領導,集體議事和集體負責;每年從7名委員中選一名做聯邦主席和一名聯邦副主席,事實上,主席和副主席按照進入聯邦委員會的先后順序,輪流擔任,任期1年,不得連任;聯邦主席對外作為國家元首行使元首在外交禮儀方面的職權,對內兼任政府首腦,負責主持聯邦委員會會議,但無裁決權,也無權解散議會。
當然,韋寶最熟悉的還是華夏后世的體制。
可韋寶對于其他體制也有所聽聞,不能說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君主制國家的最高權力在實際上或名義上掌握在君主個人手中,君主終身任職并且實行世襲的政權組織形式。
君主制是相對于共和制而言的。
君主制由君主,包括國王、皇帝、天皇、蘇丹等,擔當國家元首。
君主實行終身制,并且是世襲的。
這種政治制度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古代的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多實行這種**制度。
中國是世界上實行君主制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
世界上還有十幾個君主制的國家,如沙特、科威特、摩洛哥等,而英國、瑞典等雖然還是王國,但已經演變成了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歷史上到今天,大體可分為兩種君主制國家。
君主**國家和君主立憲制度的國家。
君主**國家又分為兩類:君主**制國家是實行君主獨裁的政體形式。
主要特點是:君主擁有無限的權力,他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法律,臣民必須絕對服從。
君主依靠官僚軍事機構,維護其**統治。
等級君主制國家是歐洲中世紀時西歐封建國家的君主借助等級代表機構實行統治的政體形式,是封建割據向封建中央集權過渡的政權形態。
主要特征是:在國王之下設立由國王召集,有貴族、僧侶和市民等代表參加的等級代表會議。
等級代表會議是君主的立法咨詢機構,是君主、貴族、市民等上層分子的政治聯盟形式,是反對封建割據和加強王權的工具。
自13世紀起,西班牙、葡萄牙、德國、英國和法國等先后實行等級君主制。
法國是等級君主制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