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年間,1465—1470年,江陵城東長江北岸的黃灘堤被改為石堤。
嘉慶二十一年,1542年,江堤北岸的郝穴被堵塞。
自此,荊江大堤上至堆金臺,下至拖茅埠,長達124公里的堤段連成整體,時稱萬城大堤。
清代靖江兩岸堤防不斷延伸加高,北岸江陵、監利和沔陽境內的江堤長達600余里,南岸江陵、公安和石首境內的江堤長達300余里。
為加強荊江大堤的管理,明隆慶元年,1567年設堤甲法,以民夫修守,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余人。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水,大堤潰決,淹沒江陵城,乾隆撥發庫銀200萬兩堵塞決口,加培堤身,設石尺水志,規定堤防保固期限,改民堤為官堤。
最早的時候,這一帶有很多湖泊,都與長江水系連通,相互自由進出。
宋代開始,零星圍起來一些地方。
明清時期,堤壩由圍城、圍田慢慢推進,最終變成了圍江,發展成了沿江堤防,口先后堵掉,長江水只能在河道里淌。
然而,長江雖不及黃河這么夸張,也是有攜帶泥沙的,荊江這一帶九曲十八彎,長江出三峽后流速驟然變緩,天長日久河道還是會壅塞。
洞庭湖為湖南北水利之樞紐,貧窮私墾,豪強爭占,五方集處,訟獄日滋。惟洲地愈積愈寬,則湖面愈占愈狹,容水之區**,必致橫溢四出。
湖北則荊江大堤受其害,湖南則濱湖州縣被其災,蓋湖中之水既漸變而為田,則湖外之田,將胥變而為水,此必然之勢也。
古人不是不懂,也實在是無能為力。
斷人生計得罪豪強激起民變這種事是不能做的,還是把大堤盡量再修結實點。
長江墾殖是個漸進的過程,因為底子太好,所以矛盾在宋才出現,明清才嚴重起來。
朱由校聽韋寶說治河工程,本來以為韋寶就是隨口說說而已。
沒有想到韋寶還拿出地圖和模型給朱由校看。
“這得要多少銀子啊?你真的打算修造水庫蓄水?”朱由校問道。
韋寶笑道:“陛下,這是利民工程,能立竿見影幫助老百姓農田生產的好事,肯定沒人說你。這還牽涉很高的技術含量,只有技術,才能經久流傳。隋唐是建筑的成熟時期,取得了輝煌成就。隋朝著名建筑師宇文愷主持修建了大興城,唐朝在此基礎上擴建為長安城。長安城政體設計合理,建筑規模宏大,體現了當時城市建筑的高超技術。宇文愷采用圖紙和模型結合的設計方法,是我國建筑技術上的一大突破。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宋末年李誡編寫的《營造法式》,是我國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遼代河北薊縣獨樂寺、山西應縣木塔,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構建筑。金代的盧溝橋做工精巧。元大都建筑宏偉,城內有完整的排水系統。成祖皇帝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北京城,約八十萬能工巧匠中,最有名的是木工蒯祥,被譽為“蒯魯班”。北京城有三重,宮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宮城又稱紫禁城。北京城的主體建筑都布置在中軸線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鐘樓、鼓樓位于城北。宮城的黃色琉璃瓦和紅墻相配,充分體現出封建皇帝的威嚴。這些偉大的工程,不都因為技術上的先進和巨大的作用,才被經久流傳嗎?”
朱由校聞言,悠然神往,“是啊,要是技術上又先進,讓后世也能沿用,這就省很多銀子了!不過,咱們現在吃飯都吃不飽,哪里有人力物力修水庫,修筑河堤海堤那些工程啊。”
“陛下,萬事開頭難,可以一點點的做,但不能不做,微臣只能用有限的力量,在遼西遼東做一些水利工程。”韋寶道:“微臣相信,幾年之后,這里的災情能夠得到極大緩解,只要當地糧食充裕了,人口充足了,建奴便自然消停了。也不用花舉國之力,常年貼補遼西遼東和薊遼邊軍。可惜微臣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沒辦法同時把工程擴展到整個北直隸,若是北直隸穩固,這是陛下最大的寶庫,陛下伸手就能拿到銀子,有銀子就有權勢,還有哪個地方敢不聽話。”韋寶道。
“是啊,這些道理,朕都懂,可惜大明沒銀子,能顧上百姓吃喝就已經燒高香了。”朱由校無奈的道。
韋寶微微一笑,很難得看到皇帝這個樣子的時候,皇帝原先在韋寶的印象中就是不問世事的憨憨的形象,顯然,皇帝現在又活過來了。
“這樣吧,韋愛卿,朕全力支持你在薊遼一帶搞你說的什么水利工程。”朱由校道:“銀子朕沒法給你,你自己出吧,算是戶部借你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