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賞賜自不必說,工商業經營也太過癡心妄想,綜合考慮之下,也只有豪族富戶布施捐獻這一條出路了。
“然而如何說動他們,取信于人,則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這便是李魚將修習巫道法門和翻修城隍廟歸為一事的原因了。
只要他修行有成,略微掌握了一些神異之力,皆時無論是裝神弄鬼還是人前顯圣,自然能教那些富戶心生敬畏,選擇的余地便也寬裕了許多。
較真來說,城隍廟翻修完畢后,那些人若真有所求,誠心禱告之下,也自有輔德王來接手處理一應祈求,李魚倒也算不上欺騙他們。
而李魚現在所謂的超自然能力,也只是成為了安博里祭司后所獲得的那幾個職業特性罷了,適用范圍太過狹小,眼下對李魚的計劃也無甚助益。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以修行為先。”
繁雜的念頭被一一理清,李魚一時只覺躊躇滿志,于是定下心神,回憶起都城隍所授巫道法門來。
【神常示身以三光,靈用巫言作維剛。
光遠耳徹神明降,巫開三口雨四方。
甘霖普降三穹蒼,雨器犬守二啟航。
旬日神主生萬物,一雨奄忽到空桑......】
巫神之法,起自三代,自玄帝絕地天通后,人神相別,若有遣神召靈、驅邪迎真之需求,便只能依靠那些靈感通神之輩,也就是巫覡之流。
便以禹王治水為例,古時龍門未辟,呂梁未鑿,禹于是疏河決江,仿鳥獸之舉而創禁咒,模寫其行,令之入術,能指地成鋼,劃江成陸。自茲以還,術無不驗,因禹制作,故曰禹步。
而這禹步,道教后來所謂的步罡踏斗之術,亦是巫教傳承,乃是役神靈之行步,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
至于秦漢,巫覡們搖身一變,開始以方士自居,他們吐納導引,服食丹餌,以形解銷化,依于鬼神之法,求得神仙之逍遙。
待到漢末,才有張角、張道陵相繼出世,將脫胎于方仙道的黃老道進一步發揚,成為道教的前身,也即黃巾道和五斗米教。
而李魚所得的這篇巫神法門,嚴格來說卻是一篇“重道延命方”,也即后來方仙道的部分內容,是吐納行氣之法,與如今盛行的道門內丹之術大不相同。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
重道延命方中所載,便是一些與食歲星氣法有關的內容。
“‘或春向東食歲星青氣,使入肝;夏服熒惑赤氣,使入心;四季之月食鎮星黃氣,使入脾;秋食太白白氣,使入肺;冬服辰星黑氣,使入腎’,如今是孟秋之時,當以食太白白氣為主。”
李魚按照方中所述,站在大殿之中,屈伸俯仰,擺出一個個導引姿勢來,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
熊經鳥申之間,他大腦逐漸放空,神思一片清明,胸膛之中的濁氣被一吐而空,臍下一寸之處微微發熱。
李魚心中便是有著明悟,到了這一步,便可以正式開始吐納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