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內篇·應帝王》中有記載過倏忽鑿渾沌之事,南華真人以渾沌受人為傷害失去本真而死為喻,詮釋老子所言“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之理。
南華真人以倏譬有象,以忽喻無形,又將混沌比作自然,正所謂“倏、忽取神速為名,混沌以和合為貌”。
如今李魚得了都城隍之助,將安博里寄藏在他身上的一縷意志剝離出來,又以上古巫覡豢養神鬼之法將其供奉為神,還給祂起了一個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名字,這一切都是為了將安博里的這一縷意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免得以后被其強占了身軀,操控了意識,成為安博里復活的工具人。
其中道理,其實也算是仿倏忽鑿混沌而來,讓那一縷沉睡中的意志從“混沌”中蘇醒,化作揚波神女安鯉。
“按照如今情形,安博里日后依然有復活之機,不過那時便是揚波神女安鯉,而非什么托瑞爾大世界的海洋女神安博里了。”
李魚摩挲著手上的神主牌位,觸感溫潤光滑,完全不似剛剛雕琢出來的一般。
正當他心中略有自得時,忽然靈覺一動,從神主牌位上感受了一股隱晦的呼喚,雖然微弱,卻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不愧是一位天仙級別存在的一縷意志所化,雖然神力低微,但是本質不損,靈性極高,哪怕才剛剛得了敕封,如今便有了一些從蒙昧中醒覺的勢頭。”
他便捏了個印訣,循著早先布下的幾道后手,神思探入神主牌位之中,來到了那團意志存身之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只是念頭一動,李魚再睜眼時,便看見了一片碧波。
碧波浩渺,遠處水天一色,一條白線似緩實急,如山崩而來,裹挾風雷,白浪連峰,只是到了不遠處又緩緩退去,仿佛李魚所在之地風浪不侵一般。
“遠處所見俱為虛相,只有腳下這三丈方圓算是真實。”
李魚忽然有了明悟。
雖然他現在算是進入了“安鯉”的蒙昧意識之中,如同入夢一般,但在這夢境之中,亦有虛實之辨,真假之分。
那些遠處的潮濤、冰山、洋流,實則都是幻景,是“虛中之虛”;周遭三丈風平浪靜的如鏡水面,則是“虛中之實”。
“不,或者說那些‘虛中之虛’都是‘安博里’的殘留,是對‘安鯉’的侵蝕和潛移默化的改造。”
李魚思考了一陣,修正了自己的說法。
畢竟揚波神女安鯉與海洋女神安博里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說前者是后者的一道化身也不為過。
雖然安博里如今已然隕落,意志與權柄都分化成無數道散布萬界之中,等待著復活的機會,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感受到李魚的動作后,這縷意志之中的安博里還是有所察覺,開始緩緩侵蝕起安鯉的存在,打算來一手借殼上市。
就是李魚感受到的呼喚,不知道是感受到了危險的安鯉所發,還是安博里在召喚自己的這位專屬祭司。
若是后者,那可算得上是開門揖盜了。
“終究只是憑借本能行事,沒有智慧,不然也不會給我操作的機會。”
李魚踏步上前,明明只是意念凝成的身體,行走在水面上竟然也帶起了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