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為社謀者,天地四時、社稷山川祭祀神,下人也。”
都城隍先是引用了一段太平經中所記文字,而后又詳細解釋道。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故建國君民,先命立社,地廣谷多,不可遍祭,故于國城之內,立壇祀之。大道九度第三境社謀,便是社稷之神,如今所謂的一鄉一村之土地。
“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里之主,謂之上公。雖然土地如今只算神道下品,但那是從兩晉之后,道門與神道統一品階才發生的改變,在此之前,社神一職同樣不可小覷。”
李魚點頭表示了然,別的不說,《禮記》之中可就記載過,“后土,社神也”,連這位四御之一、中央尊神、幽都之王都有社神的神職,足見這一道權柄之不凡。
而且李魚冥冥中有所察覺,第三境社謀和第四境刺喜一樣,如果用一個典型神位來作為代表的話,那必然是土地和城隍。
更巧的是,這兩道神位都是土德之神,恰好和太平道宣揚的土德天下不約而同。《太平青領書》中將這兩道神位歸入大道九度之中,其用意便非常明顯了。
想明白這一點,李魚不禁抬頭看了李昞一眼,對方身為西魏八柱國李虎之子,當年甫一尸解便借由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敕封登臨了天下都城隍之位,卻是機緣巧合之下走上了城隍神的道路。
子孫后代更是開創了土德盛世,引得萬國來朝。
若從這一點來看,這位老祖宗確實和太平道冥冥中有著分不開的干系,只是不知對方選擇成為城隍神,是無意中做出了選擇,還是確然從太平經中得到了靈感。
“若是將九品官人法代入其中,”李昞看了李魚一眼,沒有在意他探究的目光,只是繼續道,“自五品到七品,便是社謀之境。
“其間,七品為一村土地,六品為一鄉或一鎮之土地,五品則是城隍麾下一眾屬司、日夜游神之位,當然,此乃四品伯級縣城隍屬神品階,若是公侯這等府州城隍,其屬神品階亦會水漲船高。”
城隍屬神,自然不會全是基層鄉鎮土地提拔而來,也有不少修行人死后轉修鬼仙,主動投靠,亦有城隍見到某些忠烈之士,愛才心切,于是直接大力提拔,一步登天。
故而五品屬神,亦有英靈之稱。
“那八品和九品,就是大道九度中的第二境和第一境了吧?”
李魚舉一反三道。
“不錯,八為洋神者,言其神洋洋,其道無可系屬,天下精氣下人也。
“九為家先,家先者,純見鬼,無有真道也。其有召呼者,純死人之鬼來也。此最道之下極也,名為下士也。”
同樣如先前一般,先是直接陳述太平經原文,而后李昞才一字一句為李魚解釋文意。
“第二境洋神,便是天地間精純元氣下化為人,多為山精水靈一流,神體純凈,少受香火念頭、血食淫祀侵染,雖然神品低下,但是前途不可限量。
“第一境家先,則是常人死后所化鬼魂,得了子孫后代香火供養,生前又多有功德,遂得暫留陰世,不入輪回。一縷念頭寄托神主牌位之上,全身性命牽于陽世香火之中,一旦功德用盡,后人忘卻,自然靈體破滅,魂入冥冥之間。”
泯泯我人,既富且盈,為酒為釀,烝畀祖靈。
所謂祖靈、家先,指的都是宗族先祖死后所化英靈,神思不已,還當命代之期;將有后徵,克保承家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