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炒作,徹底搞亂了普洱茶的價格體系,還帶來了更嚴重的后果,古樹茶的過渡采摘,說不準,今年的茶王樹,十年后變成一根枯木。
除了政,府強行保護起來的茶樹,其他的,雖然,嘴里說著保護,在巨額資本利誘面前,也不過是說說罷了,
一邊是,普通茶滯銷賣不出去,另一邊是古樹人人爭搶,老寨節節攀升。
一邊是茶葉價格上漲,茶農就多采摘,另一邊是茶農把茶樹外包,茶商為收回成本,想采多少就采多少。
一邊是保護起來的古茶樹郁郁蔥蔥,另一邊是被采摘的茶王樹禿了頭頂。
普洱茶的炒作,不可謂不奇。但是,茶葉炒作絕不是普洱茶的專屬,各大茶類向來誰也不服誰,在茶葉炒作方面,卻難得達成一致。
如果你認為,生活里最貴的是房子,那實在是低估了茶葉的魅力,五百二十萬一斤茶葉,足矣在一個地級市買十套房子。
這幾年,武夷山的巖茶風口很足,簡單的一盒茶葉,動輒就是大師制作,坑口原料,一斤上萬、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五百二十萬。
很多茶友都在質疑,這些擁有神奇傳說故事的天價巖茶,真的值那么多嗎?
有一張曾經在唯信上,刷爆了朋友圈的價目表,每一款茶都是天價。
九龍窠母樹大紅袍每斤520萬元,遠香每斤48萬元,瑞泉圣匠每斤38.8萬元……
最貴的大紅袍,一克茶葉要一萬零四百塊錢,是黃金價格的三十多倍。在炒作大家庭里,突然發現,幾十萬的冰島被秒殺了。
然而,這些天價茶葉都是大師制作,有媒體記者曾了解過巖茶的制作過程,以武夷山大紅袍為例,是這樣的。
采摘——倒青——做青——炒青——揉捻——復炒——復揉——走水焙——揚簸——揀剔——復焙——歸堆——篩分——拼配等。
這么多工序,涉及到十幾種技藝,需要幾十個人爭分奪秒的做茶,哪一個大師可以獨自完成?
根據媒體記者的采訪,當地的茶商說,我們家做這個茶的人,必須要人手多,最少要三十多個人做事情,你怎么一個人做得了。
然而一個大師做不了,還可以找人代工,大師簽個名,價格照樣翻十倍。
曾經有過這么一句話:“沒喝過‘牛肉’,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愛喝巖茶。”
巖茶里最為神秘的“牛肉”,叫牛欄坑肉桂,價格被炒得五花八門,手工茶,低的兩三千,貴的十幾萬。
價格差別為什么這么大,一個茶業老板給出了答案,你看‘牛肉’,它分‘牛頭’、‘牛尾’、‘牛背’,如果是賣六千左右的,是種在比較高的地方,賣三千左右的,種在‘牛背’。
一款茶,也能把“牛”玩出這種花樣!只能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一起出門,我買幾十塊一斤的牛肉,你買幾十萬一斤的“牛肉”。
然而,除了花樣,這位茶商又爆猛料:市面上百分之九十八的牛肉都是假的,不是牛欄坑產的。
畢竟天心村里,牛欄坑的茶,產量并不高,據牛欄坑一位村名透露,其實沒多大面積,就是二三十棵茶樹,一年就幾十斤茶葉,牛欄坑核心區茶園產量也就五百多公斤,與市場消耗相比,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