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記者到了牛欄坑,發現巴掌大的地里,插著三家企業的牌子,這位村民透露,這些企業并非真的在牛欄坑擁有茶園,而是外地企業與天心村的茶農,達成了合作協議,給錢就讓插牌子,五萬塊錢插三年。
隨后,天心村某茶場采茶工向記者透露,掛牌子的那些是騙人的,沒掛牌子的才是真正的‘牛肉’,它只掛牌子不收茶葉。
一位茶商說,武夷山的茶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文化人喜歡把玩,它不是那么容易玩得清楚,所以說喝茶也是水很深。
巖茶市場,各種天價的大師茶、私房茶、名家茶令人眼花繚亂,即使擁有十多年經驗的茶商也感嘆,茶葉市場水太深,看不懂。
至于,千千萬萬喝茶的人,只能感嘆一聲,哎!
大熊貓是國寶,外國人就是口水長流,也只能租給他們幾年,而且大熊貓的后代,依然是中國國籍。
與熊貓有關的東西,都是寶,茶葉也不例外,熊貓茶這個名字一出世就響當當的,加上生態兩個字,看起來就越加天然了,熊貓生態茶,堪稱茶葉炒作中,教科書級的范本。
二零一一年,一篇“用熊貓糞便培育茶葉”的文章火爆全國,之后,熊貓茶橫空出世,一舉奪得茶葉炒作冠軍,叫價二十二萬元一公斤。
價格這么貴,其實是有原因的。大熊貓是國寶,全世界只有中國有,而且量特別少,熊貓全身都是寶,糞便也不例外。
據說,大熊貓吸收功能很不好,只能吸收百分之三十食物營養,剩下百分之七十通過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利用熊貓糞便養茶,防癌效果會更好,于是,熊貓茶應運而生。
今年年三月,一群穿著熊貓服的采茶姑娘開始春茶采摘,頂級熊貓茶一斤二萬一千九百八十六點五元,每年限量二十一套,寓意是二十一世紀地球村長久發展順利,我有環保責任。
有專家卻質疑,國寶大熊貓確實以竹子為食,竹子里面含有抗癌的物質,所以,熊貓糞便中的茶具有抗癌的功效。
但是,就算竹子里百分之七十的養分在熊貓糞便里,可是養分會不會被茶樹吸收,進而轉化到茶葉上呢,甚至還具備了抗癌的功效呢?
這些年,各種茶葉炒作,手段層出不窮,花樣百出,茶葉價格坐著火箭上漲。
原因,是抓住了幾個炒作點,茶葉的保健功效,茶文化的價值,還有稀缺性。
很多人把茶葉的功效吹得神乎其神,現代人都想活得舒坦點,有個不用鍛煉就能保健的產品出來,自然很受歡迎,一擁而上。
在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時代,充分抓住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喝茶能抗癌,喝茶能保健,喝茶能降三高。
然而,最有殺傷力的還是喝茶能美容這對年輕女士、中年女士們的誘惑力太大了,只要能減肥、能美容,就算是難吃的樹葉子,美女們也會抓幾把嚼嚼。
那么,茶有沒有保健功效呢!答案是肯定的,喝茶確實有養胃,暖胃的功效,但被過分夸大了。
文化炒作,最妙的用處就是送禮,送禮的價值遠遠高于飲用價值。
逢年過節,送人一個禮品,價值成千上萬,讓人倍有面子。把天價茶葉送上神壇的部分原因,正是人人都有的虛榮心被利用了。
茶葉炒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愿意買,一個愿意賣,人情社會中的送禮文化,給天價茶葉提供了市場。但是,炒作的結果,如果要讓喝茶的五億人來買單,倒是有點過分了。
還有一招玩得最熟練的,就是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