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都是孩子,往后所有生活學習鍛煉都會在一塊,潛移默化下會教會他們什么是團隊,什么是兄弟,什么是可以交付后背的人,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打成一片,師墨不擔心。
沈水波會作為所有孤兒院的總管理,以及特殊孤兒院的特別管理,王招娣和羅文負責特殊孤兒院里孩子們的生活起居,以及孤兒院其他工人的管理。
孤兒院里招了六個雜工,和四個生活協助。
雜工管理孤兒院里的各種設施維護修理,協助會和王招娣羅文管理照顧孩子生活起居。
另外還有門房安保四人,整個孤兒院工人只有十來個,這些人都是精簡過后請的,都是安全可靠,老實本分的人。為了保密性,人越少越好。
不用擔心忙不過來,特殊孤兒院里的孩子,都已經有了自理能力,很多事情能讓他們自己做,這也是訓練的一部分,特殊孤兒院可不是養祖宗的地方,是讓他們學本事地方。
其他孤兒院剛剛確定完選址,還在建造中,沈水波沒辦法在特殊孤兒院這里花費太多時間,所以前期的管理,會由師義鋒幫忙,帽叔來教這些孩子基本的訓練。
至于學習也不能落下,甚至會比普通的孩子學得更多。他們要有自己的專長,還要會些偏門本事。
只是教授這些技能的師傅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只能先學些簡單的文化知識。
這些孩子,絕大部分都是不識字的,都要從基礎開始教。這事急不來,只有慢慢安排。
轉移孩子,安排特殊孤兒院的瑣碎事情,花了大半個月,崽崽們已經開學。
王裕西和沈水波也再次出門,爭取在年前,將孤兒院建造的事情落成,明年就能正式接收孤兒。
所有事情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嚴家大隊忙且累,又到處都透著喜氣,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論是生活質量,還是生活面貌,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陶家,陶來順已經能隨意下地走動,他沒有傷到骨頭,只是皮肉傷比較深,愈合起來慢,要多休養一段時間。
現在傷口表面結痂了,仍舊不能有大動作,不能搬動重物,免得傷口炸裂,造成二次傷害。
好在陶家如今不缺錢,養著不心慌。
陶家在工廠有分紅,趙棉花手腳麻利,每天上工能掙七八個工分,閑暇時還能到工廠,或者學校,亦或者食堂做小工,掙些零用錢,有這些,生活開支綽綽有余。
家里兩個小兒子懂事聽話,平時在學校讀書,放假回家也會幫忙干活,也能有點收入,趙棉花都大氣的不收他們的錢,讓他們自己存著零花。
陶家的兩個孩子年歲都有些大,之前一個字都不認識,進學校時只能和小屁孩一起讀一年級。
好在和他們差不多的學生不少,也不覺得丟臉。
不過他們懂事,勤奮,跳了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