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是家里孩子無意間帶回來的?”汪家小兒汪秋陽,還是個童心未泯的大小伙。
雖然不像大哥,是個書呆子,但也是個單純的小白紙,除了文學知識過硬,其他方面都蠢得可愛,被人賣了還要幫人數錢那種。
他也渾身是傷,但因為年輕,比父兄好點,還能走動,正在幫親爹簡單處理傷口。
汪秋明皺眉沉思,這倒是有可能,他的三個孩子,雖然對古文學不排斥,但對其他國家文學東西更有興趣,他們大人雖然不喜歡國外的東西,卻從來沒有禁止過孩子們去學習。
可惜三個孩子和女人們關在一起,他們問不到。
汪老爺子汪魯士好歹多吃了幾年米,戰亂那幾年,也經歷了不少社會現實,增長了不少見識。
不會像兩個兒子單純得可以稱得上蠢,也是他的錯,一輩子都醉心文學,其他什么都不會,連帶著兒子都沒怎么教。
妻子要養家糊口,要照料他們一家人的衣食起居,根本沒有時間教育孩子。
兩個兒子跟他喜好相同,跟在他身邊,文學學得好,為人處世學得更好,稱得上青出于藍。汪老爺子無數次后悔得想撞墻。
可兩個兒子的性子都定型了,根本改不了,他唯一慶幸的是,這兩個自由生長的兒子,沒有成為國家蛀蟲,社會敗類,蠢了點,也就是禍害自家人而已。
這件事,別人家三歲小兒都能看出,是粗劣的栽贓嫁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師家下落。偏他們還在想家里為什么會有那樣的東西。
好在還有個閨女讓他欣慰,沒有被他帶壞。反而遺傳到妻子的賢惠能干,四五歲就開始替母親分憂,有閨女幫忙,壓在妻子身上的擔子,輕松不少。
幾個孫子在自家媳婦和大兒媳的教育下,也沒有隨他們三個老爺們,這讓汪老爺子覺得自己就是死了,也能有顏面去見列祖列宗了,至少他們汪家,沒有在他手里蠢死。
而他自己,也沒有一蠢到底,終在閨女出嫁時,腦子突然開竅,接手閨女的擔子,替妻子分擔生活壓力,不至于讓妻子過不上一天輕松日子。
他現在唯一盼的,是一家人能好好的活著。
處理好汪家,手下做好了赴死的準備,去到袁杏宅子里。
袁杏家,很少讓人來,手下看著陰森森的小院,忐忑不安。
當他踏進院門時,瞬間后悔,,他不該來的,哪怕茍延殘喘,也比送死強,但已經晚了。
一條看不出品種的狗飛奔而來,快得他連呼吸都來不及,就被一口咬穿血管。
他能聽見血液被吸走吞咽的聲音。
不知道過了多久,意識逐漸渙散,只剩眼底來不及做出反應的驚恐。
袁杏雙手環胸,從陰影里走出來,看了眼地上被吸干的人,滿眼漠視,“毫無用處的廢物。”又看向巨犬,眼底帶上了敬畏,“神犬感覺如何了?”
“還需要幾個人的血,不急,三天后再來,這幾天我消化了再說。”
“好。”袁杏看著漆黑的天幕,眼底閃過幽光,不管壞她好事的是誰,等他們都恢復了,定要讓那些人付出代價。
“棘刺嗎?你最好祈禱自己命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