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不吭聲,我就當同意了。”錢氏目光掃過老大李修顧,老二李修頤,見他二人竟然都保持沉默不吭聲,心中冷笑不止。
看來這老大老二想分開過不是一兩天了,只是不像媳婦那樣放在嘴上鬧。
這三個兒子,她承認自己確實偏疼老三一些,老三一家子,瘦弱的瘦弱,瘦小的瘦小,無論是外出找食,還是對抗搶糧的流民,都稍顯弱勢。
可當初若不是老三最先發現要鬧大旱,提醒大家囤糧,他們李家十幾口人,還不知道能不能撐得過呢。
這兩個忘恩負義的畜生。
錢氏氣哼哼地將糧食都找出來擺在桌上:小半袋子糙米,三籃子今早剛采的野菌菇,還有一些野菜,一桶魚,十幾個番薯,攏共就這么點糧。
她把糧食平均分成四份道:“好了,家里所有的糧食都在這了,你們各自拿回去吧。”
老大媳婦第一個上前,挑了自覺最大的那份,冷著臉拖著老公孩子回家。臨走還不忘讓兒子李榮則把他那份粥喝了。
本來這捕來的魚是她兒子出力最多,按理應該她家分得魚最多。奈何婆婆偏心,非要平均分,陳氏心里十分氣不過,但礙于婆婆錢氏的威嚴,也不敢多說什么。
錢氏在李家村,是出了名的精明能干。在別人拼命想要生兒子的時候,她一生生了三,老三還是李家村唯一的秀才。
這些年,靠著省吃儉用,硬是給每個兒子都壘了一座兩進的小院,相互靠著。
在李家,婆婆錢氏幾乎是說一不二的。
其余兩家也都上前拿了口糧,分了剩余的粥回家去了。
李瑾兒躺的屋子是正院李大武和錢氏院子,如今大家分了東西各自歸家,母親王氏就不好讓她再賴在祖父祖母那了。
李修顏和王氏先提了東西回家,哥哥李茂則和姐姐李茹兒負責把她帶回去。
“妹妹,好點兒了嗎?”李茂則進屋,見三妹一聲不吭地躺在床上,乖的像只小貓咪,有些心疼。
想起以往妹妹見到自己總是開心的叫著三哥,今日見到自己,卻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來,三哥背你回家。”李茂則上前彎下腰,讓二妹李茹兒扶著她上背。
李瑾兒躺在屋里,將外面的對話聽的一清二楚,心情更加郁悶,不大想說話,不過看到眼前這個溫潤俊秀的男孩,還是忍不住艱難開口:“謝謝哥哥。”
聲音沙啞又虛弱。
李茂則聽到這句謝謝,原本有些陰郁的情緒頓時消散了不少:“妹妹真乖。”
然后李瑾兒驚訝地看到意識海里收入中心突然出現一筆收入——來自李茂則的喜悅,金額+20。
???
所以,收入中心的錢是這么來的嗎?
李瑾兒內心無比震驚加無語。
一路由李茂則背著,李瑾兒深深地被古代大旱之后的畫面震撼了,入眼到處是一片焦黃之色,只有遠處那片茂密的林子能隱約看到一抹綠。
地上因為下過十幾天雨,還有些潮濕,裂開的土地中隱約可以看到野草冒頭,抽出一抹綠芽。
李茂則每走一步,李瑾兒的心情便沉重一分。這古代的農村實在太窮了,老天爺為什么讓她來到這樣一個地方?
故意讓她來體驗人間疾苦嗎?
李家的院子是各家挨著的,她家也是一個兩進的小院,打開院門,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個光禿禿的小院,小院里有一口井。
李茹兒看到水井,立刻跑過去吭哧吭哧地提了一桶水上來。
“井里終于有水了,真好。”說完,用手捧了一抔水喝了兩口,“好甜啊。”
李茂則把李瑾兒背回她的房間。
再次坐回床上,李瑾兒望著這黃土壘起的屋子,摸著發硬的棉被,陷入深深的怨念中。
“都回來了?”王氏從聽見動靜,從后院的廚房出來,眼圈有些微微發紅,顯然剛才是哭過。
見女兒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望著她,王氏走上去愛憐地摸了摸她的腦袋。
“瑾兒餓壞了吧?娘給你熬了魚湯,待會就能喝了。”
李瑾兒一聽待會有魚湯喝,原本暗淡的目光瞬間發亮。
“真的?”她聲音沙啞的問道,語氣里帶了一絲急切。